
潘金英
今年的浴佛節假期,我們準備吃餃子。猜猜為什麼?誰擀餃子皮?誰來包餃子呢?
其實,是我89歲的老媽子,子孫眼中的白髮老奶奶來擀餃子皮,我和老媽子一起包餃子哩。
知道為什麼嗎?這全因為母女同去看了《水餃皇后》呢!
《水餃皇后》是劉偉強執導,由內地影后馬麗夥拍香港演員惠英紅、袁富華、王祖藍等演出之香港懷舊溫情傳記電影,劇本改編自創辦「灣仔碼頭」水餃品牌的臧健和一生事跡,以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作背景的地道香港故事。由青島來港的臧姑娘好犀利,她孤身帶着一雙小女兒,單靠一雙手做水餃,臧姑娘手包的水餃非常好食,在灣仔碼頭擺檔,排隊光顧的人龍好長,這當中有不少童年的辛酸與貧苦記憶。臧健和由小販做到上市公司,好犀利又令人好感動。
《水餃皇后》重現香港失卻了的一種鄰里互助相照應的人情味,我讚。七十年代的香港,普遍社會貧窮,生活比較苦,但五湖四海的人到此,雖則方言話語不相同,卻反而會互相幫忙,這份情,對照今天大廈各戶緊閉門鎖私事勿揚,互不想接觸,不可同日而語。惠英紅受訪時說︰「我小時候也住過板間房,遇到過面容惡,但心善良的包租婆,我想趁自己有能力拍此戲就拍出這份人情味。」難怪惠英紅演得這麼好、這麼傳神。
《水餃皇后》中的臧姑娘被婆家嫌棄、被丈夫拋棄,她落難香港地,淪落到酒樓後巷做清潔黑工,工時長又被剋扣薪金;她的生活真是好辛苦,曾想跳樓……幸好一雙小女兒及鄰里,助她勇敢地捱過艱難的一步,想跳樓的腳,再沒伸出天台邊緣了,而她頓悟明白了:人生許多事都有變數,既是苦多於樂,或先苦才後甜,這樣,日子辛苦過一天,笑口又是過一天,既要活下去,何不使出加倍的力量、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去抗衡?也許這就是做人的道理吧﹗
我老媽子看戲時,投射好多自己的年代記憶,很代入 、很有共鳴。借一方心窗寫點感受,是想大家看完《水餃皇后》後,回家吃媽媽煮的每一餐飯,同她講一聲「媽媽我愛你,感謝你的愛心飯……」祈望人人會對媽媽致敬,起碼在母親節有這樣一份愛和孝的表達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