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方暫保國際生招生權 惟簽證陰霾籠罩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後,哈佛入稟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作出挑戰。法官伯勒斯上周五(5月23日)對特朗普政府的行動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聆訊之前「維持現狀」。儘管哈佛在法律戰上取得「暫時勝利」,但哈佛國際學生的簽證申請仍面臨延誤,憂慮即使校方勝訴,也不能保證外籍生可入學。
伯勒斯在判決中指出,哈佛大學提交的臨時限制令動議指出,若未能及時聽取各方意見,校方將遭受「立即發生且無法彌補的損害」。因此法院要求維持現狀直至聆訊舉行,發布臨時限制令具有正當性,原告的動議獲得批准。該法院網站信息顯示,聆訊定於當地時間周四(5月29日)上午在該法院舉行。
美國國土安全部上周四宣布取消哈佛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哈佛大學翌日就此事入稟法院。校長加伯去信哈佛社區成員稱,「我們譴責這一非法且不當的行為,這一行為危及哈佛數千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也給全美各地大學眾多赴美求學、追求夢想的學子敲響了警鐘。」白宮回應臨時禁制令,指非民選法官無權阻止政府執行入境及國家安全政策。
「校方勝訴也不保證可入學」
根據哈佛大學的數據,截至2023年秋季學期,國際學生佔該校學生總數27%以上,目前哈佛招收了近6,800名國際學生,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在攻讀研究生課程。然而有國際學生擔憂即使校方勝訴,也不能保證外籍生可入學。
正在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的德國學生格里茨巴赫形容這一切是「美夢變成惡夢」,對那些辛苦存錢或獲得獎學金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他擔憂即使勝訴,也不能保證外籍生能繼續在哈佛學習,「我們不知道特朗普政府是否會接受,或這一切是否會拖延太久,讓我們無法及時反應。」
簽證申請需額外行政處理
英國劍橋大學一名英國學生,原定9月開始在哈佛教育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她原本以為特朗普政府不會真的禁止國際學生入學。她經常與其他被哈佛錄取的國際學生交流,表示大家普遍認為「現在什麼都做不了」,「到處都令人憂心忡忡,如果我最後真的進入哈佛,身為國際學生,我在某些方面也會被盯着。」
有國際學生表示,在法官介入前,他們的美國簽證申請就已面臨延誤。路透社報道,有學生被簽證面試官告知,雖然他們的文件齊全,但由於最近事態發展,簽證申請要被擱置,需等待「額外行政處理」。國際學生被告知這個過程可能需要60天,「現在一切都懸而未決,我們只能觀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