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就在美國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同一天,美國國會眾議院上周四(5月22日)清晨通過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提交參議院審議。根據這項法案,美政府將對大學捐贈基金產生的投資收益實行分級收稅,擁有巨額捐贈基金的頂尖學府,面臨的稅率或將從現行的1.4%大幅提高至21%。分析家指出,從徵稅下手,是總統特朗普政府向美國精英大學「開戰」的另一條重要戰線。
眾院當天以一票優勢通過這份超過1,000頁的法案,參院預計6月初啟動審議程序。這份法案除延長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對小費及汽車貸款等提供新的稅收減免、增加國防支出等,還提出對大學捐贈基金產生的投資收益分級徵稅。這項稅收的現行稅率為1.4%,針對所有人均獲捐金額在50萬美元(約391.6萬港元)以上的學校徵收,人均獲捐金額即一所學校獲得的捐贈基金總額除以全日制學生人數。
擁外國學生不佔優勢
新法案將人均獲捐金額分為數級,在200萬美元(約1,566萬港元)或以上的學校應繳納最高21%稅率,在125萬至200萬美元(約979萬至1,566萬港元)之間應繳14%的稅,在75萬至125萬美元(約587萬至979萬港元)之間應繳7%的稅,在50萬至75萬美元的則維持1.4%稅率不變。由於新法案不把國際學生計算在分母中,這意味着擁有大量外國學生的頂尖學府,在計算中不僅分子本來就大,且在分母的計算上也不佔優勢。
眾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史密斯說,大學長期從美國稅法中獲得優惠待遇,卻忽視納稅人利益。他在提交的文件中寫道,這項稅收將「讓那些精英大學承擔責任」。
美國韋爾斯利大學經濟學教授萊文估算,新法案生效後,對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等頂尖大學來說,每年每所學校應繳納的捐贈基金投資收益稅將高達4億至8.5億美元(約31.3億元至66.5億港元)。萊文說,常春藤盟校學費很高,捐贈基金是這些學校向貧困學生提供資助的重要資金來源,若稅率提高,校方只能減少在一些方面的支出。史丹福大學發言人拉波特說,增稅將直接減少對本科生的經濟援助、對教師和研究生的支持,以及對研究項目的資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