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高新科技領域 高端政策智庫平台 賦能灣區產學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香港高校北上產學研步伐持續推進。香港理工大學前海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以下簡稱「研究中心」)23日在前海揭牌。其中,創新中心將聚焦人工智能傳感器與製造、智能醫療與健康、創新設計三大高新科技領域,並設立創業孵化中心,促進產學研合作,以前沿科技帶動地區產業升級;研究中心則致力於推動跨學科和具影響力的研究,專注構建高端科技政策智庫平台,為灣區科創發展提供策略性建議。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兩所中心落戶前海是理大與前海管理局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整合港深兩地和大灣區的資源與優勢,推動前沿交叉學科技術發展,促進產學研深度協作,為大灣區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搭建橋樑和平台,培養高層次科技政策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前海管理局副局長文聘也表示,希望與理大進一步加強合作,在深港跨境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方面持續發力,助力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
設創業中心 首年料招攬逾20項目
據悉,創新中心根據三個科研方向分別設立對應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前海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魏敏晨介紹,創新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根據前海的產業進行布局。其中智能傳感與影像實驗室主要為不同的應用研發傳感與測量技術,在前海將主要針對與前海產業較為相關的顏色影像傳感技術、建築環境與控制以及三維重建與渲染開展研究、研發與落地。「在過去半年內,我和前海的不同企業包括OPPO、insta360等進行了多次交流,並且已經達成了兩項合作。」智慧醫療與健康實驗室將依託先進多模態人工智能技術,着眼於智能醫學圖像處理與智能微創手術,以及開發智能訓練平台賦能醫護培訓與兒童康復等。智能設計與創新實驗室則將主要集中於智能健康與關懷、智能環境、家居與機器人,及AI創新設計平台開發與應用。
此外,創新中心另一重要的職能就是創業孵化,當天同期啟動的香港理工大學前海創業孵化中心將通過定期招募等方式遴選優秀項目進入前海,為他們提供空間、資金和資源的支持和對接。魏敏晨透露,中心已經制定了詳細的管理辦法,目前收到許多師生團隊的申請,初步計劃第一年引入20-30個團隊項目。
推科創政策 支持港深等協同發展
「前海的一大特色就是深港合作,這裏是很多面向香港開放的政策發起地,我們希望在這裏共同推動一些創新政策,支持香港和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協同發展。」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首席研究員吳池力表示,政策中心由社會科學、工程、金融、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組成,研究方向覆蓋多個重點領域,包括碳中和城市、大灣區及福建的創科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生命與健康科技等,除了在香港的本部,還有北京分中心,福建晉江分中心,以及是次啟動的前海分中心。前海分中心是中心對接深港合作、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關鍵部署,聚焦深港規則銜接、跨境金融、營商環境等八大領域,致力於提出具操作性、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議,例如,「跨境數據流動沙盒」試點設計、為深港協同創新提供科技政策與戰略諮詢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