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昨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其招收國際學生,現正就讀的海外學生必須轉校或離境,預料多達四分之一學生受到影響,更指有可能會對其他大學採取同類措施。特朗普當局此舉不僅嚴重侵害國際學生接受平等教育和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正當權利,更與美國高等教育向來標榜的學術自由與多元包容背道而馳。香港正全力推進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特區政府與高等教育界可把握機遇,加強向世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非本地留學生與科研人才來港發展,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昨日去信哈佛大學,以其屢次違反聯邦法律,創造一個不安全的校園環境及助長校園暴力等為由,即日起禁止校方招收非移民簽證的國際學生,雖然其後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法官傑弗里·懷特發布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終止包括哈佛大學在內各大學國際學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然而,特朗普政府打壓學術自由、削弱美國軟實力的大錯業已鑄成,向世界明確傳遞出排外和不歡迎國際人才的信號,不但自毀留學品牌更對美國標榜的學術自由高等教育體系造成嚴重破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日指出,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關做法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信譽,中方將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

值此美國「自廢武功」之際,正是香港高等教育把握良機、廣納天下英才之時。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社交媒體表示,局方已就哈佛大學被禁止招收國際學生一事即時與本港大學聯繫,呼籲他們積極行動,並為受美國政策影響的合資格者提供便利措施,維護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本港多所大學紛紛積極推出多元措施回應,包括向正在或將會就讀哈佛大學的國際本科生及研究生發出公開邀請,成立專責團隊協助處理入學申請、學分轉移、住宿及簽證等事宜,以及提供包括特別獎學金在內的多方面支援。

教育局和本港大學的迅速反應及積極作為,值得充分肯定。香港作為全球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具備「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留學和研究的理想之地。教育局和各大學應繼續努力主動「拼船出海」向世界宣傳「留學香港」品牌,吸納國際頂尖學生來港升學,亦應致力完善非本地學生來港後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和學習上的配套,特區政府長遠也應持續優化各項招納人才政策及推出優惠措施,吸引非本地學生畢業後留港發展。

此外,特朗普當局近期大規模削減經費及資助、大規模裁員及拘捕和吊銷科研人員合法簽證等,引發不少在美國工作的科研人員萌生去意,《自然》雜誌在3月底的調查顯示,75%的科學家考慮離開美國。全球多國因而紛紛出招延攪在美科研人才,例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早前宣布,歐盟將在2025至2027年期間設立一項新的5億歐元(約44億港元)獎勵計劃,使歐洲成為一個吸引研究人員的地方。因此,香港除了積極「搶學生」,也應積極「搶人才」,特別是配合香港和國家發展戰略相關領域的科研人才。香港也應加強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科研機構以至產業界的聯動合作,攜手在教席、職位、經費、儀器、數據樣本以及成果轉化落地等環節上,為人才建構優越條件和環境,讓他們能夠得以施展所長,打造香港成為他們實踐理想抱負的圓夢地,從而為香港以至國家的創新科技與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