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仲

古人飲食智慧的啟示

六十 詩三百三首(節選)

——寒山(唐代)

寒山,晚唐著名詩僧,與同是詩僧的拾得留下許多與佛教有關的詩詞和偈語。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而又最令俗世人得到啟悟的是關於他們二人的一段對話。內容是拾得問寒山:「當有人欺你,羞你,罵你,辱你,該如何面對?」寒山只簡單地回應:「敬他,避他,遠他,且看幾年後他如何?」

寒山是僧人,吃的是蔬果,詩中描寫了僧人於山中生活的簡樸,叢生的蘆葦代替席,蕉葉擺在盤上,連同許多的山果,就這樣「田家避暑月」地生活。詩中一句「雜雜排山果」,正是今日我們所說的「什果盤」,酒席一般作為單尾奉送。「什果盤」一般內有木瓜、西瓜、楊桃等時令水果。我最愛吃「什果杯」,早餐或午餐後都愛切數種水果,放入大杯內,以叉子慢慢享受,是健康飲食中的最佳選擇。現在提倡一種飲食方法是每日最少五份蔬果。而素食中又有一種是選擇果食的。

「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寒山以此詩諷刺富貴之家的大飲大食,不憐眾生苦的嘴臉。此飲食實不健康,但原來自唐代已有椒鹽和蒜醬,可見中國飲食文化的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