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資深導演李力持表示,相關政策對香港從業人士有提振信心的作用。現時傳統影視行業不斷受到衝擊,無論香港還是內地從業人員都需要思考如何傳承和進一步發展創新。《哪吒》成為中國電影一個很好的典範,製作認真,又有娛樂性,但有多少電影能做到?有多少投資人願意等幾年時間去製作?此外,如今的觀眾逐漸習慣手機刷視頻和短劇,要如何吸引他們走進影院觀看電影,這些都是粵港影視行業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過往香港工業發展成熟,有許多叫好叫座的作品,例如喜劇,也是非常成熟的作品類型。但如今北上,還要考慮如何匹配內地觀眾不同的喜好,以及適應新時代觀眾的觀賞習慣。另一方面,香港國際化的優勢,有更多渠道和資源對接國際,可以更好地思考如何與廣東合作推動作品走出去。
科技帶動 創意賦能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總會執行會長黃競則認為,無論是遊戲《黑神話:悟空》還是電影《哪吒》在海外火爆出圈,帶動的不僅是作品本身,還有眾多相關的文創商業板塊,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很好案例,也給了大家更多信心。香港一大優勢就是創意設計,當前科技不斷發展進步,尤其是AI技術的廣泛應用,取代了一部分工具性的工作,好的創意重要性反而更加凸顯,在文博會期間,香港館展出的「LABUBU」、「Molly」等超高人氣IP,正是彰顯香港創意設計的很好案例。「當科技帶動我們在影視、動漫乃至其他文化產業發展越來越前沿,香港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用創意賦能,以更多維度助力大灣區乃至中國的文化出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