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楊孫西在教育、科研、扶貧、賑災等方面貢獻良多。他雖已年近九十,依然堅持參加公益事業。2019年,他捐贈6,000萬元支持福建省文化事業發展,獲評為《2019胡潤慈善榜》第五十四位。近年,楊孫西雖然行動不便,去年仍堅持回到家鄉泉州石獅,捐款5,000萬元支持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
楊孫西歷任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他曾回憶自己最初加入政協工作,是因為一顆愛國心,期望能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在行善方面更不遺餘力,自2002年開始到2020年北京楊孫西公益基金會成立之前,由楊孫西及香江國際集團發起的向內地捐款的總額已經有數億元人民幣。
把教育視為人生發展基本的楊孫西,在1992年捐資千萬元參與石獅一中校園初建,同期捐款200萬元籌建首屆校董會,隨後數十年,他對學校的支持從沒有中斷過,始終以育人初心托舉起眾多莘莘學子的求學夢。
同時,熱愛書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楊孫西,在2019年成立了石獅市楊孫西傳統文化基金會,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挖掘閩商華僑文化,並通過基金會出資1.3億元捐建了楊孫西文化館一期、二期項目。2024年他再通過基金會出資5,000萬元,捐建楊孫西青少年活動中心。
楊莉珊在2020年發起成立北京楊孫西公益基金會,成立之初,內地經濟社會生活深受新冠疫情影響,基金會開展多項扶危濟困的公益項目,如支援武漢和北京的新冠疫情、河南水災等緊急事件,幫助貴州省興仁市、貴州省普安縣、河北省大石莊村地方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在文化教育方面,基金會相繼支持北京清華大學、福建省石獅市實驗小學、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橋頭九年制學校、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3所初級中學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幫鄉村學生提供免費體檢
在新冠疫情平穩後,楊孫西基金會逐步開始設立固定公益項目,例如「寸心健行」項目是通過為教育、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鄉村地區學生提供免費的綜合健康體檢,以加強學生對自我身體狀況的了解,提高家長對學生健康的重視,幫助學校及時掌握學生的健康情況。該項目自2022年開始,每年一期,目前已為1,917名鄉村學生提供免費體檢服務。
另一個固定公益項目「寸熙書齋」通過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完成圖書館環境改造和提供閱讀培訓,打造新型的兒童友好型閱讀空間。從2023年立項起,率先在北京市朝陽區選取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新升小學和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金都分校作為首批試點學校,目前已投入使用。2024年第二批學校也已選定,並將於今年暑期完成施工。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