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莉 浙江報道)「哇,中國的AI機器人技術真的是太棒了。」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22日在浙江寧波開幕,共吸引了來自中東歐14國和英、法、德等其他9個國家的435家企業參展。來自全國各地的1,028家企業同場展示優勢產業和消費精品。在首次推出的「數智中東歐」展區,包括宇樹科技、雲深處等一批中國自研AI機器人憑借其優秀性能引得眾多外商點讚。據悉,現在中國「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中東歐熱門產品。有中國企業表示,已有中東歐客商批量採購AI機器人應用於工廠生產,中國智能製造產品在中東歐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你知道斯洛伐克在哪裏嗎?」「我當然知道。斯洛伐克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在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台前,零售機器人「小愛」用英語實時回答了斯洛伐克採購團的提問,還準確無誤地將他們選擇的商品遞送到面前,讓代表團成員驚喜不已,連連稱讚。
中國機器人走進老牌工業國工廠
「已經有中歐國家向我們下了人形機器人的訂單,主要應用於工廠作業。而且後期會有持續性的訂單。」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熊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與中東歐客商的接觸中,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於科技推動產業發展的迫切期望。熊蓉指出,他們的企業在自動化、智能化提升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其實中東歐國家有不少是老牌工業強國,所以在工業產業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礎,「我們也抱着開放的心態,除了讓我們的機器人走出國門,走進中東歐國家之外,也希望能與他們建立更多合作,包括AI機器人的開發。」
對此,斯洛伐克國民議會議長萊希表示,「我們願意支持更多的投資,如在綠色能源、數字化轉型、智能基礎設施、生物醫學和量子技術等方面,歡迎中國與斯洛伐克雙方聯合開展科研項目、高校合作和技術轉移,實現互利共贏。」
國產新能源車認可度提高
據悉,中國—中東歐國家2024年貿易額達到1,4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新三樣」出口增幅迅猛。同時,一批中國相關產業企業也在中東歐國家加速布局,以適應全球化戰略。
展會現場,中國產新能源汽車成為不少中東歐客商合影的主角。「原本在我們的印象中人們都比較喜歡德國產的燃油車。但隨着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大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都不斷提高。」克羅地亞客商ANA MISKUL IN說,「比亞迪已經把歐洲總部設在了匈牙利,今年在克羅地亞還會開設4S店,我們都很期待能盡快開上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
萊希表示,2024年中國與斯洛伐克雙邊貿易額已突破100億歐元,其中包含中國「新三樣」的綠色能源、創新科技等產品佔比較大。「 我們歡迎中國企業投資,特別是在創新、研發和新技術方面具有附加值的項目。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中國的國軒高科電池生產項目即將在舒拉尼市落地,吉利集團也將在科希策市附近建設沃爾沃工廠,這些項目不僅能推動斯洛伐克的區域發展,也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歐洲電動出行領域的領先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