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以來,內地多部門連續推出系列措施維護民企權益,優化營商環境。線上,中央網信辦22日發布通知,將在全國範圍內集中整治網絡「黑嘴」傷企亂象。線下,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表示,對涉民企的亂收費、亂罰款進行專項整治,截至目前,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濫用職權的執法人員,該處分的處分,該移送的移送。」內地多部門近日連續重拳出擊,全方位地為民企經營及發展掃清障礙。
繼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及內地八個部門在法律及融資上襄助內地民企後,22日再多兩個部門加入助民企的行動。
重點整治敲詐勒索企業等問題
針對網絡「黑嘴」傷企亂象,中央網信辦22日發布通知,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四類突出問題,包括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問題、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問題、惡意營銷炒作問題和洩密侵權類問題。
通知明確提出,詆毀攻擊企業產品質量、經營狀況,捏造虛假信息抹黑企業聲譽,對企業進行惡意投訴,組織、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聯動發布涉企負面信息,惡意攻擊企業或企業家,以及發布涉企負面信息後,以「刪帖」「撤稿」等名義,向企業索取「刪稿費」「公關費」,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唱衰企業或行業發展前景等問題將被重點治理。
強化執法人員管理培訓監督
另外,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在同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3月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的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聚焦糾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截至5月21日,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
對於涉企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粗暴執法、任性執法和機械執法等問題,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說,必須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對違法或不當實施執法活動的執法人員,「該處分的處分,該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的,及時進行移送。」
最高法:確保法律適用統一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亟需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其輕裝上陣,為此今年將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為。嵇小靈指出,未來將加快出台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辦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以制度的剛性震懾違規收費行為,構建常態化的監管法規體系。
為了能讓內地民企有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內地不僅出台了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多個部門也聯手為民企保駕護航。例如,最高法近日明確,將結合司法審判工作實際,確保法律適用統一,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安心發展、放心經營。2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支援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對小微企業增加融資供給,支援小微企業開展股權融資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