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香港工業貿易署署理副署長邱詩穎表示,每一項「灣區標準」都是由粵港澳三地共同研制,香港特區政府也一直鼓勵香港業界參與研制。「按每項『灣區標準』參與起草情況統計,在已公布的235項『灣區標準』中,約有500家香港起草單位。」

邱詩穎表示,這些標準中也有香港團體和企業擔當牽頭推動研制。例如,香港印刷業商會在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的資助下,正透過印刷科技研究中心推廣全新概念的包裝印刷色彩控制方法。邱詩穎介紹,這個技術容易掌握,使用簡便,可確保包裝上的顏色在整個印刷過程中保持準確、一致性和穩定性,同時讓印刷品的色彩對比度更為明顯。她相信,該標準預計會納入「灣區標準」清單,有助業界進行質量管理,提高印刷質素,推動大灣區乃至全國印刷業的發展。

邱詩穎又提到,在香港重點推動的銀髮經濟方面,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正合作推動制定照護食「灣區標準」。若這個標準成功制定及推廣,將有助業界推出更多適合長者的食品,一方面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另一方面亦推動食品製造業及跨境養老的發展。

除了業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亦積極推動研制和應用「灣區標準」。例如,發展局與廣東省及澳門相關單位合作,就建造技術工人及人員的技術水平建立「灣區標準」及推行「一試多證」安排。今年3月,已公布首批兩個工人工種的標準(即油漆工及砌磚工),相關技術工人在粵港澳其中一個地方通過考試,均可同時獲發三地的職業技能證書,未來會推行到其他工種。這項工作能提升整個大灣區建造業的培訓質素,並有助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