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郵輪碼頭現時營運商的租約將於2028年5月屆滿,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昨日邀請商業機構、非牟利團體、文創產業和體育組織及青年創業者就善用郵輪碼頭的空間提交意向書。政府消息人士向香港文匯報透露,日後招標時擬設KPI為營運商衡工量值,包括船隻停泊量及商業區營運,並設條款要求做好交通配套,以及未達標的處理機制。善用啟德郵輪碼頭空間,完善商業、文旅配套,不僅能提升郵輪碼頭競爭力,更是香港進一步提升及鞏固亞洲國際郵輪樞紐地位的關鍵之舉,特區政府應充分把握主導權,明確要求、強化監管,確保營運商盡心盡力經營,令啟德郵輪碼頭煥發新活力,為香港旅遊增添新動力。

啟德郵輪碼頭的空間自啟用以來一直未被充分利用,長期冷冷清清,不利於啟德郵輪碼頭持續發展。啟德郵輪碼頭空間未被善用的不理想情況是時候要扭轉,需要創造、釋放郵輪碼頭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能讓寶貴的旅遊、商業資源白白浪費。文體旅局這次希望透過意向書收集各界「好橋」去激活碼頭,並有意為有點子的項目提供租金減免以孵化青年創業家,做法值得肯定。

特區政府擬向郵輪碼頭營運商設定KPI、對做好交通配套等設定清晰條款,完全有必要,特區政府在郵輪碼頭空間的發展掌握主導權、監督權,確保未來的經營者跟足要求落實。澳門特區政府審批賭牌時,要求競投企業提交詳盡非博彩投資計劃,涵蓋會展、娛樂、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並以量化指標確保落實。相關模式值得香港借鑒,套用到啟德郵輪碼頭空間的營運上。

此外,特區政府亦可要求營運商通過引入多元活動,如文創市集、音樂節、藝術展覽等,確保碼頭在旅遊淡季仍能吸引本地居民和旅客到訪,避免空間閒置,以及完善零售、餐飲等設施,確保旅客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服務本地居民。位於九龍尖沙咀海港城購物區的郵輪碼頭,俗稱海運碼頭,是本港一個主要的郵輪碼頭,海港城商場部分是本港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名店林立,兼有寫字樓、酒店。啟德郵輪碼頭空間要物盡其用,海運碼頭的可取經驗同樣值得參考。

特區政府亦需加強監督,定期評估營運商的表現,確保其履行合約條款,能夠適切回應旅客、商戶及公眾的關注與需求,避免重蹈過去配套不足、人流稀少的覆轍。

隨着旅客越來越注重地道文化、生態遊和深度體驗,啟德郵輪碼頭應突破現時單一作為交通樞紐的定位,在做好碼頭圈的發展同時,應與周邊景點、商場及社區形成聯動,為旅客設計多元化的旅遊路線,打造「郵輪+」深度體驗,糅合文化、體育、生態、美食與購物等。例如推出「郵輪+文化」行程,結合啟德體育園的盛事、九龍城的地道美食、黃大仙的傳統文化等,讓旅客感受香港獨特的「港味」;利用香港豐富的自然資源,組織旅客前往萬宜水庫、地質公園等地,提供綠色旅遊體驗,以及與鄰近商場合作,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方便旅客前往觀塘、旺角等購物熱點,同時在碼頭內設立本地品牌專區,推廣香港特色商品等。這樣不僅能豐富旅客的體驗,還能釋放其消費潛力,帶動周邊地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