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恬恬)2025全球繁榮峰會昨日進入最後一日,多位學者專家就「香港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橋樑作用」進行專題探討。他們認同香港仍然保持獨特的地位,並強調香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非常重要,相信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效應下,香港能憑藉自身在法治、人才、金融等方面的優勢持續繁榮。
英中貿易協會主席、滙豐集團高級顧問古沛勤(Sherard Cowper-Coles KCMG LVO)表示,國際上約有70%對中國的投資通過香港,顯示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香港不僅只是進入中國內地的窗口,更應保持獨特性,這不僅是內地所期望的香港地位,也符合多方利益。
實踐好「一國兩制」符合多方利益
「香港既是中國的城市,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全球城市。」古沛勤會後見傳媒時表示,面對外界對香港的批評,尤其是來自一些反對中國的聲音,最有效的應對方式就是讓事實說話,展示香港的優勢。「香港擁有符合西方標準的法治體系、自由的資本市場及西式教育,這些都是香港獨特且國際化的標誌。中國政府也多次重申『一國兩制』保持不變,也符合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在談到如何面對未來挑戰時,古沛勤認為香港必須靈活應對,最大化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西方的橋樑優勢,保持開放和包容,特區政府也應持續傾聽民意,保持冷靜和理性。他直言行政長官李家超具有很好的親和力,善於傾聽,施政表現良好。
港擁多元文化優勢 倡增軟實力輸出
「香港的優勢之一在於擁有許多世界級的企業家,強大的企業家精神和活力是香港經濟持續繁榮的基石。」科恩集團高級顧問、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Craig Allen)在峰會上表示,香港具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多元的文化和極具包容的人才環境,建議香港加強文化軟實力輸出,推廣粵語文化,通過影視、美食等讓世界更好地認識香港的獨特風采。
克雷格強調,香港依賴中國經濟發展,兩者互為支撐,香港作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樞紐地位不可替代。他在會後見傳媒時表示,香港經濟高度依賴貿易,貿易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香港繁榮。香港必須依靠世貿組織兼容的措施,確保貿易持續穩定。
「我對香港熱情好客的印象深刻,這是香港獨特魅力之一。」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傅好文(Howard W. French)在峰會上說,他對香港未來持樂觀態度,尤其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而區域集群效應將推動香港經濟更繁榮。他以美國五大湖區為例,說明區域協同發展能帶來強大動能,期待粵港澳大灣區能成為類似的經濟引擎,促進香港與內地深度融合與合作,提升整體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