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飛 立法會議員 教聯會副會長

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工作已經啟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在近年的國家「五年規劃」中,香港的角色與任務被明確提及並逐步深化,尤其是「十四五」規劃中,國家對香港確立的定位與發展方向進一步凸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意義。香港應該繼續把握這一歷史機遇,主動參與「十五五」規劃的制定,為自身和國家的未來共同努力。

習近平主席表示,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注重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升級內聯外通優勢

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至今我國已經編制了十個「五年計劃」和四個「五年規劃」。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規劃」編制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此外,「十四五」規劃又提出完善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支持港澳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科創合作關係,深化並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推進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支持港澳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

近年國家多次強調香港要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並與國家發展需求深度結合,不僅使香港在國家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促使香港需在科技、金融、區域協同等領域積極轉型,並通過制度創新與人才培養,升級內聯外通優勢。「十四五」規劃已進入收官階段,在未來「十五五」規劃的制定中,香港應該及早部署,主動對接,積極參與政策醞釀,進一步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貢獻力量。

中央到地方省市官員都在緊鑼密鼓就「十五五」規劃進行調研和醞釀,特區政府也應採取積極措施,參與「十五五」規劃,具體包括以下舉措。

設立KPI促政策落地

首先是盡快成立跨部門委員會,應對標國家發改委,專門對接「十五五」規劃工作,不僅要研究中央的發展方向,還需結合香港自身的優勢和需求,制定具體的落實方案,強化政府內部協調,確保政策盡快落實。

第二是提前參與政策醞釀。特區政府在「十五五」規劃制定過程中,通過參與中央的調研與討論,將香港的聲音融入國家規劃中,確保自身需求與國家發展目標相契合。

第三是制定明確的目標與績效指標 (KPI),衡量政策執行效果,體現特區政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決心。

展望未來,香港要抓住機遇,與國家發展配合,例如深化科技與金融融合,進一步強化香港的「數字經濟」與「綠色金融」角色,並與內地城市的數字化轉型對接。又例如發揮法律、仲裁等專業服務優勢,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超級聯繫人」。國際調解院即將落戶香港,這不僅表明特區政府在這個範疇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也為香港的未來創造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