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鵬春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梅州聯會諮議會主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當前,文旅「出圈」已發展成為積極回應國家發展戰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實踐,以文旅拉動消費更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4年,中國旅行服務保持高速增長,去年全年進出口達20,511.5億元,增長38.1%,為服務貿易第一大領域。其中,出口增長156.8%,進口增長29.3%。

為進一步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筆者建議根據不同國家、地區、年齡等要素更有針對性地推出文旅宣傳。伴隨中國全面放寬及優化過境免簽政策,「China Travel」不僅在全球社交媒體成為新的流量密碼,更吸引全球旅客迫不及待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2024年全國各口岸免簽入境外國人達到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伴隨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過境免簽政策的不斷放寬,接下來需要進一步細分旅遊服務市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族群和文化、年齡分布、教育背景等要素,更有計劃性地面向當地聘請文娛、體育、工藝等多類別、不同年齡層的明星和代表人物,用當地的語言、當地人更熟悉和習慣的交流方式來推出一系列講好中國故事的文旅宣傳,並通過精准演算法推向目標使用者,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國際化傳播方式,例如短視頻、中國旅遊宣傳主題曲等,吸引更多外國遊客來到中國。

此外,建議創辦國際大型體育盛事品牌,提升盛事效益。中國既是幅員遼闊的陸地國家,也是擁有廣袤海域的海洋國家,適合舉辦多種類型的體育盛事,例如已多次舉辦的馬拉松比賽、中國網球公開賽、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等賽事,備受國際關注和熱情參與。

多年來,一些國際知名賽事,例如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澳洲網球公開賽等已經成為世界各地體育愛好者每年關注的焦點。這些活動本身不僅是文體界的標誌性盛事,更已發展成為舉辦國家的一張張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全球各地人士親臨活動現場「朝聖」,以體育盛事的協同效應和輻射效應帶來強勁且持續的經濟效益,不斷促進文化、旅遊、商業等多方面的交流和發展。建議因地制宜在中國多地舉辦更多面向全球的體育盛事,這些活動每年固定在相應的省份和地區舉辦,運用商業化、產業化的模式來運營,為賽事設立豐厚的獎金,並通過更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方式面向全球進行廣泛宣傳,以期每年吸引全球體育精英和文旅愛好者來到中國。同時,廣邀全球各大商業機構和知名品牌參與贊助、研發及推出各類賽事周邊產品和跨界聯名商品,以盛事輻射和帶動零售、餐飲、觀光等多項產業發展,達致盛事效益最大化,將這些活動打造成世界級的中國體育盛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