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以「灣區標準」推動大灣區軟聯通的情況,並公布新一期灣區標準的制定計劃。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廣州召開「灣區標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軟聯通」新聞發布會,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的「灣區標準」總數已經達到了235項,覆蓋交通、醫療、食品、養老、託育、氣象、餐飲、文化等領域。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陳新烈透露,9項最新「灣區標準」即將正式實施,涉及產業、營商、文化等方面。

第一類聚焦大灣區的科創成果和前沿技術。包括《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調值(CTV)計算及應用要求》《橋島隧一體化建(構)築物防雷技術規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工程規劃設計規範》3項標準。以《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工程規劃設計規範》為例,該標準將有助於實現通信配套基礎設施工程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系統破解通信基站選址困難、管網建設協調複雜、設施管理標準缺失等突出問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中通信設施的統籌布局提供技術支撐,滿足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對信息通信的需求。

第二類聚焦三地政務商務合作。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跨境身份認證技術規範》《珠寶零售企業經營規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規範》3項標準。例如《法人和其他組織跨境身份認證技術規範》,將有助於推進跨境電子簽名互認,為企業等法人和其他組織跨境身份認證提供技術指導,提高跨境供應鏈合作效率。又如《珠寶零售企業經營規範》,發揮粵港澳三地珠寶產業比較優勢,將內地在加工製造方面的先進經驗,以及港澳在珠寶零售方面的先進經驗有機結合,形成珠寶零售業營商標準,重點規範了珠寶零售業的商品質量保證和管理、銷售宣傳推廣、客戶服務、線上銷售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等內容,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三地珠寶產業聯動和要素流動,鞏固大灣區作為全球珠寶貿易樞紐和珠寶加工製造基地的地位。

珠寶行業灣區標準《珠寶零售企業經營規範》即將推出。圖為廣州一家珠寶首飾店。敖敏輝攝

第三類聚焦大灣區特色文化民俗。包括《潮菜 魚丸(湯)》《潮菜 姜醋蛋》《進口魚膠追溯通則》3項標準。魚丸、姜醋蛋是潮菜中的著名菜肴,魚膠則是深受大灣區居民歡迎的滋補品。相關「灣區標準」研製將有助於傳統飲食文化的保存和繼承,推動相關食品產業化和市場化轉型。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陳新烈透露,粵港澳地區的醒獅表演正在制定灣區標準。圖為正在佛山舉行的殘特奧聾人足球賽事中,佛山醒獅隊正在表演。敖敏輝攝

值得一提的是,與賽事相關的灣區標準,將服務於由粵港澳共同舉辦的十五運會。陳新烈表示,2023年首批發布的「灣區標準」《移動電競賽事用機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成功走出灣區,走向亞洲,被第19屆亞運會寫入賽場技術性指導文件,並用於官方賽事用機測評認證,確保亞運會217場電競賽事中逾200台賽事用機「零故障」。今年11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此前,借鑒「灣區標準」在第19屆亞運會上的成功實踐經驗,龍舟競賽方面已經發布了「灣區標準」,目前,志願者服務和醒獅表演方面的「灣區標準」正在研製,相信這些標準將在本次全運會上發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