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得到滬港兩地多家高校、產業園區、港人團體支持的「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即日起至7月16日正式接受公眾報名。評選活動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兩大領域,面向香港和內地的初創公司、大學生和創意個人/團體。入選項目將獲得包括資金、專業指導和項目落地協助在內的全周期支持,並有機會優先入住上海外高橋、上海張江高科、香港數碼港、香港科學園4大頂尖產業園區,快速獲得辦公空間與相關產業配套。活動主辦方、上海市香港商會表示,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不僅是滬港兩地近期發展的重點領域,亦是全中國都非常關注的。希望通過建立雙城雙向科創項目孵化機制,進一步加強滬港在科創領域的聯動,實現優勢互補,共謀發展。

由上海市香港商會主辦的「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20日啟動,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兩大領域。即日起至7月16日,香港和內地符合條件的科創項目和團隊均可報名。(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 攝)
20日,上海市香港商會還與上海外高橋集團、張江高科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後續三方將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助力更多科創項目和團隊實現更好發展。(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 攝)

聯動四大園區加速落地

據了解,本次評選聚焦兩大領域,開闢兩大賽道。在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初創團隊(公司或團隊成員在10人一下,公司註冊時間不超過2年,融資輪次為一次或以下)或成長中的團隊(公司人數不超過50人,公司註冊時間不超過三年,融資輪次為三次或以下)都可以報名。活動將於8月15日開展初賽評審,9月18日舉行決賽路演。最終入圍決賽的團隊都將獲得「優秀項目獎」。在此基礎上,每個賽道、每個領域將評選出「最佳創新獎」、「最佳落地獎」和「最佳團隊獎」,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3萬元、2萬元和1萬元。

上海市香港商會會長張國正表示,評選活動旨在推動更多優勢科創項目在滬港兩地雙向落戶,融合發展,實現資源共享。(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 攝)

除了獎金之外,對於科創團隊最為重要的,莫過於培育和落地。主辦方表示,整個評選將通過「全周期培育」體系提供從初審、輔導營到路演和資本對接的全流程支持。上海市香港商會已經與上海外高橋集團、張江高科、香港數碼港、香港科學園等達成合作意向,並聯動兩地高校資源,後續開展深度合作。因此,本次獲獎項目將有望依託「跨境資源賦能」,在落地方面獲得全方位保障。此外,滬港兩地的商會資源網絡還將為優秀項目團隊提供政企對接、投融資支持等服務。

科創為媒助滬港共贏

上海市香港商會會長張國正向記者介紹,去年,上海市香港商會與香港貿發局攜手舉辦了「創新無處不在」港商創新項目評選,包括「創新項目輔導營」「投資機構對接會」等系列活動,培養並選出在商業模式創新、設計創新、業務創新、服務創新等領域的優秀項目,在創新的路上搭建了共同創新、合作與分享的平台。在這一標杆性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活動全面升級為「滬港創新項目評選」,以更務實的姿態構建科創要素流動新通道,聚焦「滬港合作,內聯外通」,推動香港、上海,乃至內地其他省市的科創企業在滬港雙向落戶,融合發展,實現資源共享。

上海市政府港澳辦港澳處處長陳智輝表示,評選出的創新項目及其團隊,在滬港兩地產業園區的後續孵化下,有望助力滬港兩地的科創產業優勢互補,共贏發展。(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 攝)

近年來,科創不僅是滬港雙城共同關注,也為雙城交流與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上海市政府港澳辦港澳處處長陳智輝表示,相信通過此次評選活動產生的創新項目及其團隊,在滬港兩地產業園區的後續孵化下,將進一步加強滬港兩地在科創領域的合作,形成兩地科創資源深度對接的創新示範效應,助力兩地的科創產業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