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倫 教聯會理事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國際化教育水平備受認可。國家也頒布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導未來十年的國家教育發展。這些政策不僅關乎國家教育體系不斷優化完善,也為香港的幼稚園教育指明了方向。透過兩會精神,香港幼稚園可以進一步深化與國際的聯通,強化國際視野的定位,以培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未來人才。香港具有內聯外通的優勢,十分有利創設更多具特色的學前教育內容。

培養多元認知 建立國際視野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幼稚園階段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起點,因此,在這一階段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至為關鍵。在中西文化薈萃的香港,既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底蘊,亦能體驗西方文化。幼稚園可讓學生認識及建立對不同文化的認知、培養不同的思維方式,從而增強他們的包容性和適應能力。在不同的體驗和交流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多元文化,從而成長為具有國際責任感和全球視野的中國人。同時,特區政府要鼓勵業界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合作機會,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和更豐富的資源。

此外,香港要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公平和質素提升,為香港的學前教育提供新的機遇。幼稚園可結合本地特色,設計符合國際標準的課程和活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例如引入STEA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理念,促使孩子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一直以來,教聯會致力於加強支援學校推行STEAM教育,以教聯會的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為例,在「強教必須強師」的理念下,過去聯盟舉辦了「科創·起·承」青年科技創新教育計劃,為本港多間中小學提供到校培訓,如舉辦的機甲大師課程,就深受學生歡迎。如能將計劃持續延伸至幼稚園階段,相信能夠有效地惠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幫助學生開拓新的視野,加速與國際接軌。

聯通世界 走向未來

教聯會過去一直為業界提供不同的交流考察機會,更設有教育培訓交流中心,具有成熟和全面的交流平台。相信業界通過相關計劃,能夠進一步深化與不同的教育機構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這些合作不僅限於學校之間的聯繫,還可以包括教師和家長的參與。透過舉辦優秀教師研討會、交流活動和文化節,幼稚園可以讓孩子們接觸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在聯通世界的重要方向下,應着重培養孩子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觀的培養。在傳統中華文化師德、師風的影響下,相信教師可讓學生從小明白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