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上周末,很高興我們香港弦樂團邀請主辦了來自俄羅斯的鮑羅丁四重奏80周年中國巡演最後一站——香港站的兩場演出。能夠邀請這個傳奇性的世界最頂尖室內樂組合訪港,我想最大的意義就是為年輕一代推開世界的門,從傳承經典中獲得探索世界的知識和勇氣。
我從小是聽鮑羅丁四重奏唱片長大的,但這次是我第一次聽現場,非常驚艷。這個組合雖歷經四代傳承,但以「教科書級別」的權威演奏而聞名。現場聆聽我感覺到,4個人演奏的默契和共鳴就像一個弦樂團的感覺。每個人都非常有力量,他們的對比靈敏度非常高。第一小提琴演奏所表達的,跟他和大提琴之間的溝通,4個人共同的演奏融為一體,是我聽過最好聲音質量的四重奏,聲部的平衡度和平衡點,我覺得無人可比。
第二天晚上是加上鋼琴的五重奏,鋼琴家安德烈·皮薩列夫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鋼琴系主任,被譽為「俄羅斯鋼琴學派傳承者」。他所彈的連音是我聽過最好的,他用鍵盤和手指的感覺,將不同色彩的音色自然流淌而出,極其之美。他在大師班講課時說,一個人所表達的東西是整個身體表達的,他自從學了氣功以後,學會怎麼用身體去表達到手指上,感覺完全不同。
這次演出的選曲也特別有意義,兩天的演出都表演了俄羅斯作曲家鮑羅丁的作品,組合以「鮑羅丁」命名,就是為了紀念他,他是俄羅斯室內樂的發源者之一,同時也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者,以民族精神鼓舞了組合80年的堅持。第二場我還特別建議演奏了捷克作曲家安東寧·德伏扎克《A大調鋼琴五重奏,作品81》,這也是我最早聽到並認識鮑羅丁四重奏的作品。德伏扎克受到祖國民族復興、發展民族文化思潮的影響,後來又接觸西歐古典樂派,曾經擔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後又回國執教。這首作品融合了古典形式,以及斯拉夫民謠、捷克舞曲等元素,獨具風格。我覺得這個作品特別符合鮑羅丁四重奏的精神,這也是他們80年來歷經四代能夠傳承堅持的原因。我們如今在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何嘗不需要這樣的精神,這也是我常說的堅守中華文化之根,賦予時代變化之新。
推開世界的門,更需要學習和吸收人類的文明成果,堅守和弘揚自己的文化。這是我們第一次安排香港年輕樂手和鮑羅丁四重奏同台演出,也舉辦大師班,還請來基層孩子觀摩演出,都是希望能夠讓年輕一代感受鮑羅丁四重奏傳奇80年的精神。另外我還首次邀請深圳的學生也來港看演出,希望大灣區的年輕人能夠通過香港的門戶更好看到世界。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這次活動能夠凸顯香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更好貢獻國家。有首歌《推開世界的門》中說:「捧着一顆不懂計較的認真,吻過你的眼睛就無畏的青春。」希望傳承勇氣和堅韌,香港也能誕生更多這樣的音樂傳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