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娛樂圈中,王祖藍一直以其獨特的喜劇風格和百變又多才多藝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自十幾年前受邀參演內地綜藝節目《百變大咖秀》後,王祖藍走入內地觀眾的視野,隨後《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等綜藝更是讓他紅遍大江南北。在這個過程中,王祖藍逐漸成為香港與內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王祖藍近期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時,分享了對香港與內地電影行業未來發展的獨到見解。
【談「開心麻花」電影:合理的喜劇很難做】
作為一名喜劇演員,王祖藍對內地喜劇電影的發展有着深刻的觀察。他提到,近年來內地喜劇電影在創意和製作上都有了顯著進步,像「開心麻花」系列、《抓娃娃》這樣的電影,不僅創意十足,還能精準把握觀眾的口味。「富爸爸變窮爸爸」這樣的創意題材令人拍案叫絕,他形容,製作這類合理的喜劇其實是很難的。
除了喜劇,王祖藍也對內地電影在懸疑和社會議題上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如《孤注一擲》和《誤殺》這樣的電影,節奏緊湊之餘,還反映了社會問題,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原作。
【稱《哪吒2》讓電影人「壓力山大」】
談到《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在全球大獲成功,王祖藍讚不絕口,「《哪吒2》真的非常厲害,無論是劇本、特技、審美還是人物塑造,都達到了國際水平。」他特別提到電影中的幽默和感人情節,這些元素讓觀眾笑中帶淚。
王祖藍強調,《哪吒2》的成功不僅在於其精良的製作,更在於其背後的精神。「這部電影是用時間雕琢出來的,不是速食文化下的產物。這種用心做好作品的精神,值得整個影視行業學習。」他認為,香港電影行業可以從中汲取靈感,回歸到「用心做好作品」的本質,而不是一味追求商業利益。《哪吒2》的成功也讓大家看到了「只要用心做好作品,觀眾是會買賬的」。
通過《哪吒2》反思香港的電影行業時,王祖藍坦言,作為香港電影人確實感受到了壓力。他指出,香港電影市場在過去的黃金年代,市場競爭激烈,而今,已經很久沒有連續多日場場爆滿的鼎盛景象。不過,王祖藍認為,香港的電影仍然很有市場競爭力,近年來有多部香港電影獲得了很高的討論度。另外,叫好又叫座的高命中率也是香港電影的優勢所在,他認為,「(香港)每年雖然產量不多,大概二三十部,但總有幾部能夠引起反響」。同時,他也指出,香港電影需要更多的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去提升作品的競爭力。另外,他也建議香港電影要深耕做好大灣區市場。
【籲搭建兩地電影人才交流平台】
看到內地電影行業的進步與發展,王祖藍認為兩地應該增強交流,特別是人才上的往來。王祖藍提到,內地現在有短劇、網劇、電影等等,相信是需要大量人才的。至於香港特區政府如何幫助內地製作方找到香港的人才,他認為平台建設是關鍵。他建議「政府需要搭建一個平台,讓兩地的電影人才能夠更好地對接,實現共贏」。他續說,目前的電影節並不足以滿足需求,應該在新媒體和網絡平台上建立更多的溝通渠道。
同時,王祖藍表示,年輕人應該在30歲前大膽試錯,「重點是多嘗試,什麼都可以去做,大膽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陳子萌報道;視頻攝製:任青、Kell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