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超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
自2024年11月至今,內地總體終端零售需求呈現邊際改善,筆者判斷,未來幾個季度內地消費品市場有望持續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1月至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長3.8%有所加速。而2025年一季度CPI則相對平穩。筆者預計,今年的政策基調將富有建設性,細項措施逐步落地後料將推升消費情緒。有關的政策主要聚焦於:1)需求側的直接或間接刺激(提高居民收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設立育兒補貼計劃等;2)擴充消費場景(完善職工休假制度、發展養老與託育等服務業態、拓展夜間經濟等)。當前,關稅等外部擾動加劇,鑒於食品飲料行業的抗風險能力顯著,且符合加快構建經濟內循環的發展大方向,筆者認為其配置價值凸顯,下列細分賽道尤其值得關注。
軟飲料方面,去年下半年內地主要飲料廠商增速放緩,主要歸咎於競爭和天氣因素,筆者判斷今年結構性機會將較為突出。茶飲料、功能飲料等品類產品創新提速,銷量或超預期,而包裝水品類的競爭則有所緩和,全年有望實現量增價穩。
軟飲料需求穩健成行業增長壓艙石
更長遠地看,軟飲料需求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較小,頭部企業憑借較強的品牌勢能、產品力以及渠道掌控,預料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未來三年內地即飲軟飲料產品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8%至10%,略低於現製茶飲市場的15%至18%。
方便食品的增長前景仍被不少投資者低估。內地方便麵市場已較為成熟,品牌間的競爭格局穩定,但人均消費量和滲透率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食用場景向夜宵、家庭、戶外等方面延伸。快速興起的量販渠道亦為方便麵和零食品類帶來了新的銷路,便利店、電商等渠道亦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國策利好 乳製品板塊估值存上行空間
筆者判斷,乳製品板塊估值亟待修復。這一方面是基於橫向比較分析,另一方面,該板塊將直接受益於國家陸續出台的生育激勵政策。具體而言,地方政府或配合中央,加快細化出台生育相關的鼓勵措施,涵蓋婚育支持、家庭住房補貼、醫療保障等,而這將鞏固嬰幼兒奶粉、液態奶等品類的內需基礎。儘管2025年內地乳製品產量預計將延續下滑,但終端需求則有望小幅回升;產業鏈的供需矛盾有望逐漸化解,生產經營效率及盈利能力邊際改善。面對來自中小型乳企的競爭,頭部品牌一方面加速擴張會員店、量販渠道,拓展與茶飲連鎖品牌、咖啡店的合作,另一方面擁抱海外市場所帶來的廣闊增量機遇。
聚焦高質量發展 啤酒產業長期看好
內地啤酒產業高端化大趨勢不變,但進程有所放緩,次高檔市場增速快於高檔/超高檔,而中低檔市場則進一步收縮。內地啤酒廠商如今正以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策略,舉措包括主動優化產品銷售組合,加強精細化管理與組織效率等。同時,在公司層面,行業參與者一方面有必要挖掘新的增長引擎,諸如擴充非現飲渠道網絡建設,探索切入軟飲料或烈酒品類作為第二成長曲線等,另一方面則需關切增厚股東回報。筆者判斷,今年啤酒銷售表現同比改善,這是基於一季度以來終端需求和場景的恢復,相對良性的庫存水平,以及假設天氣條件在即將到來的旺季較去年同期為佳。同時,原材料及包裝物料價格總體上仍處於下行周期,也有利於內地啤酒廠商鞏固利潤率水平。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