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俄羅斯和烏克蘭上周五(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談判的細節曝光,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俄代表團在會上提出多項要求,包括烏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4個地區撤軍,烏方對此感到憤怒。俄官方拒絕證實報道是否屬實,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俄烏目前首先需交換停火條件主要清單。
烏中立國不得部署外國武器
俄烏代表團舉行雙方3年多來首次直接談判。雙方就互換1,000名戰俘達成共識,同時「原則上」願意繼續接觸和談判。俄方在會後稱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烏方卻稱俄方在談判中提出不可接受的條件,呼籲歐美國家對俄施加新的制裁。
俄、烏、土耳其媒體均報道,俄方代表團團長、俄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在會上向烏方提出多項要求,包括烏應成為中立國、不得在其領土上部署任何外國武裝部隊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雙方應互相放棄賠償要求和任何補償、在烏克蘭說俄語公民的權利應按照歐洲標準在法律上得到保障,以及烏應完全放棄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5個地區的主權聲索,不反對國際社會承認其新地位。
報道稱,梅金斯基在會談開始時告訴烏代表團,只有烏方從扎波羅熱、赫爾松、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撤軍,俄方才會談論停火和其他問題。若烏方不撤軍,俄方可能繼續進攻哈爾科夫和蘇梅地區。烏方對此強烈反對,指俄甚至還沒有完全控制頓涅茨克等4個地區,烏仍控制着這裏大片地區。烏方主要要求是立即停火,然後談判。俄方的要求是先談判,在談判中可以達成停火協議。
分析認為俄烏時隔3年多再次直接對話,對政治解決烏危機具有一定意義,但俄烏在短期內實現停火並不容易,雙方在核心關切問題上的分歧依然難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