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由於「三加六」等於九,九是狗的諧音,廣東人就以「三六」作為「狗肉」的代稱。吃狗肉的人會告訴你,「炆狗肉」(煮狗肉)時發出的香氣有着不可抗拒的誘惑,所以「狗肉」也叫「香肉」。民間流傳了以下的俗語:
三六滾一滾,神仙企唔穩
「企唔穩」就是站不穩,暗喻守不住法規;相傳為降龍羅漢轉世的濟公和尚就破戒吃狗肉。話雖如此,也有不少人,不一定是保護動物主義者,不吃狗肉但又抵受不住那股香氣,於是只「飲狗汁」(喝狗湯)或以「狗汁撈飯」(狗湯拌飯)。廣東人叫這類行為做:
唔食狗肉飲狗汁;唔食狗肉撈狗汁
理論上,不吃狗肉的人也不會沾狗汁的,所以有人會用以上話語來諷刺那些人雖不是直接參與,卻間接參與其事;有時也會用來評價那些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行為不一的人。
示例1:
嗰頭話自己係環保人士,嗰頭又用發泡膠飯盒帶飯返公司食,咁即係「唔食狗肉飲狗汁」啫!
示例2:
從前有個和尚佢朝朝叫醒個劏豬佬起身返工,後來佢畀個住持踢咗出寺!
出家人唔殺生,亦唔鼓勵人殺生;佢朝朝走去叫醒佢,咁即係間接叫人殺生,同「唔食狗肉撈狗汁」有分別咩?抵佢畀住持掃地出門嘅!
按廣東話目前在「全球」的使用狀況,筆者估計至少有三四成說廣東話的人對上述俗語有絕對認識;由於不算特別冷僻,坊間總有一些相關記述。在此情況下,大部分AI可望交出「正常」的輸出。以下是有家AI在開啟「網頁搜尋」功能前後的輸出(隨後是評價):
前(未開啟「網頁搜尋」功能)
「唔食狗肉飲狗汁」直譯為「不吃狗肉,喝狗的汁液」。此句邏輯矛盾且不符合常理。若反對食狗肉(如基於動物保護),則「飲狗汁」仍涉及對狗的利用,顯得不合理。
現實中,「狗汁」並非常見飲品或食物,可能是誤寫或刻意誇張的表述。若修正為「果汁」(諧音梗/諧音雙關),可用於表明拒食狗肉的立場;若保留原句,刻意用荒誕表達反諷,故推薦修正。例句:「唔食狗肉飲果汁」,支持動物保護!
【首先,「狗汁」指「狗湯」,意思清晰;譯作「狗的汁液」,不明所以。其次,為何出現了「唔食狗肉飲果汁」這件令人失笑的創作呢?由於這家AI的語料庫中有數據顯示「食狗肉」是不人道的,再加上廣東話俗語常以「諧音」成詞,所以它就用了「狗汁」的諧音「果汁」來還原「唔食狗肉飲狗汁」這個俗語,顯示出現對諧音過度敏感的現象。】
後(已開啟「網頁搜尋」功能)
「狗汁」在粵語中發音為「gau2 zap1」,與 「夠汁」(發音相同)諧音,意為「足夠的醬汁/汁液」。
原句字面矛盾(不吃狗肉卻喝狗汁),但通過諧音轉換後,實際想表達的是「唔食狗肉,但夠汁(醬汁足夠)」,類似於「不吃肉但醬汁管夠」的幽默邏輯。
當有人問「食唔食狗肉?」時,可用「我唔食狗肉,但飲狗汁(夠汁)!」來搞笑回應,強調自己「不吃肉但注重醬汁」的無厘頭邏輯。
原句也可作自嘲式調侃——用於形容「對某件事表面拒絕,但實際享受配套條件」,例如:話唔食宵夜,但飲哂成碗湯——唔食狗肉飲狗汁囉!
通過諧音製造荒誕反差,常見於粵語網絡迷因或朋友間玩笑。
【首先,「夠汁」是發音相近的諧音而非相同;其次,「晒/曬」誤作「哂」,說明「語料庫」中存在不少修補空間。由「狗汁」的諧音「果汁」來到另一諧音「夠汁」,給人的感覺是「沒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在「語料庫」未更新的情況下,此家AI只能依賴舊有訓練所得,因而沿用了同一思維;也說明了它在具備「網頁搜尋」功能後仍選擇用「深度思考」作出推敲,是對其「推理能力」過分自信的表現。】
「諧音」是表面看來趣怪的廣東話俗語成詞的一大特色。是故用「諧音」來還原這類俗語是其中一種方式,但這並非絕對;更何況「諧音」涉及「同音字」,適用的字詞可不少。可以這麼說,所選取的「諧音」在未經驗證是否與原句的寓意脗合下而取用,是生成「幽默」輸出的主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