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榮

清晨,一陣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把我驚醒,這是麻雀又來光顧我的小菜園了。昨天傍晚,我把淘米水澆到菜地裏,水裏沉澱的米粒兒也藉機溜入了大地的懷抱之中。麻雀雖小,眼觀六路,這不,牠們早早地發現了食物的存在,呼朋引伴,擾人清夢。

我一開門,幾隻麻雀騰空而起,落到偏房的屋頂上,並沒有飛走的意思。我和牠們對視,牠們瞪着小眼睛,滴溜溜轉,毫無恐慌之意。麻雀覓食時,警覺性特強,稍有動靜就被驚飛。其實,牠們並不怕人,常常在離人群很近的地方嬉鬧,可用「膽大心細」形容之。我們這裏常見的麻雀,整個軀體由褐色、栗色、白色、黑色、灰色組合而成,這種灰不溜秋、質樸無華的小型鳥類,我親暱地喊牠們為「小灰灰」。菜地裏的米粒尚未啄食完畢,小灰灰們瞅準機會定然會捲土重來。我迅速退回屋裏,去做美味的早餐。等吃飽了,再進到院子裏,米粒無影無蹤,麻雀銷聲匿跡。

誰會想到,這小小的麻雀,也有坎坷的命運。在歷史的洪流中,麻雀曾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因啄食莊稼地裏的糧食,1958年,麻雀被列為四害之一,那段時間,人們大肆捕殺麻雀,導致雀群數量銳減。失去了麻雀這個天敵,地裏的蚜蟲和蝗蟲數量猛增,相比之下,蟲害造成的莊稼損失更大,麻雀偷吃的那點糧食簡直微不足道。風雨過後是彩虹,既然功大於過,乾脆把麻雀從「四害」名單中移除,後來,麻雀一躍成為了受保護的野生益鳥,過上了無拘無束的好日子。

春天到了,諸多美好紛至沓來。我有一方小院,閒時種花種菜;我有鳥類嘉賓,渴望友誼長存。自從發現麻雀是因米粒而來,我熬煮稀飯的次數多了起來,每次淘米,特意讓許多米粒兒漏進盆裏。淘米水澆菜地,地肥苗壯,清香的米粒兒,可飽麻雀之腹。「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道法自然,和諧共生,這是《中庸》的思想境界,我將極力擁護。

當年,我買下這套「老破小」複式樓,就是因為它有個小院子。我要打造我的「夢中情院」,實現我的田園夢想。老房子年久失修,院子的地面早已破敗不堪,我果斷把水泥地敲掉,鋪上一層紅磚。紅磚表面粗糙,美感不足,和高端闊氣絕不沾邊,最妙的是磚縫,只要有種子隨風飄落,各種嫩芽就會大秀技能,甚至開出漂亮的花兒來。強者從不抱怨環境,我的磚地可以作證。我借來一輛三輪車,到野外拉了幾趟泥土,又從網上買了防腐木護欄,把泥土圍起來,形成了一條七八平方的長方形綠化帶。這是一塊既能養花,又能種菜的風水寶地,可叫花園,亦可叫菜園。

幾年前,從集市上買了一棵西府海棠樹苗,一棵泰山紅石榴樹苗。今年開春,二樹並駕齊驅,枝條舒展,冠幅漸闊,在我的辛勤培育下都長成了兩米多高。乍看不夠偉岸,細觀頗有英姿。麻雀們偶爾落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歡樂無比。我種植果樹的目的,是為了賞花吃果,無意中為麻雀提供了便利,真是一舉多得呀!俗話說,樹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很顯然,樹木是鳥類的天堂,既如此,我家的果樹也應該對外開放,面向全鳥類。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那畫面太美,令人沉醉。

有一次,兩隻喜鵲翩翩飛到了我的院子裏,牠們在地面上蹦蹦跳跳,似乎是在覓食。喜鵲登枝,吉祥入戶,我從陽台上觀望了好大一會兒,希望牠們青睞一下我那樹形優美的果樹。兩位貴客真是不解風情,終是辜負了我的殷殷期望,牠們鬧騰夠了,雙雙飛到了隔壁家的樓頂上,我悉心栽培的果樹,牠們居然不屑一顧。

喜鵲翅膀大,尾巴長,可歸類為「大鳥」,牠們習慣棲息在高大的喬木枝杈間,居高臨下,威風八面。我家的樹,樹齡尚短,資歷尚淺,雖是我的寶,但不是牠們的菜。這並不影響我對喜鵲的喜愛,牠們肯來我家串個門,我這個女主人已經深感榮幸。喜鵲是老百姓心中的「報喜鳥」,去到任何地方都是貴賓級別的待遇。北方的樹林裏面,一年四季都有喜鵲的影子,作為留鳥,牠們有固定的活動區域。喜鵲和麻雀都是留鳥,牠們一大一小,體重懸殊都屬於雜食動物,也都是益鳥。

燕子也是益鳥,因為有遷徙的習性,被分類為:候鳥。那天,我開着偏房門通風,眼看着有兩隻燕子飛進屋裏,轉了幾圈,又飛走了。牠們可能剛從南方飛回來,找不到老巢,重新找心儀的地方搭窩吧?燕子喜歡在樑間築巢,奈何我家的偏房吊了頂,害得小可愛們白跑一趟。燕子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燕子的羽毛黑綢緞一般光亮,牠輕盈地飛在春天裏,自帶名剪,概不出售,自帶光芒,人見人愛。

宋代詩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其中的一首《春》,意境曼妙,清新自然,詩曰:「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好一句「好鳥枝頭亦朋友」,沒有悲憫之情懷,豈會有博愛之思想?能夠把枝頭的鳥兒當成好朋友來對待,把飄落在水面的花瓣當成錦繡文章來賞讀的人,一定是一個性情溫和,與世無爭的人。一位愛讀書的詩人,天天讀書,樂不可支, 任憑春草瘋長,也不愛去管理。莫不是老莊「無為之道」影響了他?如果我是鳥兒,我也要和這樣的愛鳥雅士做朋友,畢竟,友情需要雙向奔赴。

這個春天,我的生活不再是一地雞毛,伴隨着聲聲鳥語,陣陣花香,我渾身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