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家發布針對香港成年人的童年逆境經驗問卷調查結果,團體促關注父母心理成長。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將於明年1月20日生效,但不少家長對虐兒行為仍認知有限。和諧之家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85%受訪香港成人都曾遇過至少一次童年逆境經驗(ACEs),另有44%受訪者更經歷過至少4種。和諧之家根據研究及前線經驗指出,童年時遭受過不同形式和程度身體或精神虐待的成人,會不自覺對自己子女重複做出相同虐待行為。部分家長並不知道一些教育行為或模式是虐兒行為,例如使用物件責打或推撞;出言侮辱或嘲諷等精神暴力;以及將兒童困在廁所、房間或衣櫃內等,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家長對自身ACEs及受其影響的意識,避免將暴力行為傳遞至下一代。

和諧之家於2023年4月至上月成功訪問3,092名成年人了解他們經歷ACEs的情況,ACEs類別包括精神虐待、身體虐待、性虐待、生理忽視、情感忽視、目睹家庭暴力及家庭功能失調。

曾遭長輩咒罵比率高達65%

和諧之家賽馬會跨步彩虹計劃主任陳沛恩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該研究結果反映受訪者的童年逆境經驗普遍,85%受訪者曾遇過至少一次,44%受訪者更經歷過至少4種,比率明顯高於美國1998年研究的67%及13%。他續說,調查發現最多人經歷過精神虐待,包括童年時被父母或家中長輩咒罵、羞辱及貶低等,比率高達65%;其次為身體虐待及情感忽視,分別有53%及52%。

和諧之家賽馬會跨步彩虹計劃輔導心理學家劉嘉豪指出,童年逆境經驗會導致家長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教育下一代時容易因為子女的行為而喪失理性管教能力,下意識會對子女重複使用自己童年時曾遭受到的暴力或管教行為,造成跨代暴力循環。

該計劃參與者Luli分享,自己幼童時經歷過嚴重身體、言語及精神暴力,求學階段亦曾在作文中提及有關遭遇,並向老師求助,升中後更曾向學校社工求助,但最後均不了了之。

受害者不自覺將暴力「傳承」下一代

Luli曾在窗邊想過一躍而下,幸最終沒有放棄生命,但卻換來更多侮辱、謾罵與情緒勒索。婚後誕下第一名孩子後,她發現養育子女容易令情緒失控,不自覺地對子女重複使用童年時曾遭受到的類似暴力模式,例如會因子女進食問題而發脾氣責罵。

她說:「這使我產生強烈內疚感,促使我徹底反思育兒方式,避免將創傷延續至下一代,例如透過網絡講座等尋求幫助、參與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課程去改變自己。」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即將生效,和諧之家建議政府及各界加強預防及介入,例如可在健康院、學校、社會服務處對家長進行ACEs風險篩查,以提早識別高風險家庭,幫助家長正視童年經驗並提供適切支援,以打破跨代暴力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