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商貿代表團訪問中東國家卡塔爾和科威特,而此行的一大亮點,是香港和內地企業首次突破性「拼船出海」。多位隨團訪問的代表昨日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卡塔爾等主權基金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深感興趣,雖然內地在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發展良好,但中東投資者希望合作的科企有一定國際化,香港可以協助內地企業「國際化轉身」,避免其「出海」時「水土不服」。另一方面, 中東的基金規模大,如香港「單打獨鬥」,對方未必看得上,但倘能結合內地的優勢,促成投資的機會更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
中東國家正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尤其重視綠色金融及創科發展。隨團訪問卡塔爾及科威特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表示,今次訪問特別之處在於結合香港商界及內地優秀企業一同出訪,從國家角度探討如何發揮香港的國際角色,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助內企「國際化轉身」 適應當地要求
他表示,卡塔爾等主權基金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有興趣在港投資,特別投資內地的創科企業。雖然內地在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發展良好,但當地投資者期望這些企業要更加國際化,而香港在這方面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因為它(內地企業)要發展國際市場時,我意思是『水土不服』,可能在內地做得很好,但它出來後需要的國際場景、國際標準、法律場景,因為內地與外地法律體系不一樣,但香港是用普通法,我們文化上對於市場的了解、開拓市場等等,其實香港是非常好,能夠幫助它『國際化轉身』。」陳祖恒表示。
卡塔爾以至阿聯酋早前對特區護照持有人實施30日免簽政策,取代原有落地簽安排,陳祖恒表示,便利的簽證政策為港商帶來優勢,大大提升香港商務人士在當地洽談業務的便利性,有效促進商業合作達成。
被問及香港是否已準備好把握中東市場的商機時,他認為香港應當繼續維持專業及投資服務水平,例如卡塔爾的一間銀行就「身兼多職」,具有貿易發展、投資、出口等多種功能,倘香港的公營機構能良好配合,可給外商帶來更好的服務。
港體量不足 可藉「內聯外通」促成多方合作
隨團訪問的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選委界議員吳傑莊在同一電台節目上表示,中東主權基金規模龐大,但傾向投資大型項目,如香港「單打獨鬥」,對方未必看得上,而內地企業若自行洽談生意需時較長,香港有文化、語言、創科等優勢,人脈較強,可以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結合內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方案,增加促成投資的機會。
他舉例說,這次隨團出訪,他就代表了自己的企業(高鋒集團)和內地最大的數字銀行(微眾銀行)和當地的金融銀行簽署了三方協議,推動金融科技項目,反映今次外訪人脈結合,香港發揮了總體作用。
吳傑莊認為,中東市場潛力巨大,港企應重點開拓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商業合作,同時作為內地企業橋樑,以高效的合作模式發展潛力巨大的中東市場,「一起將個餅做大。」
對中東多國向特區護照持有人提供新的簽證安排,他相信有助更多生意合作:「在中東做生意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他們都會看得長遠些。很多成功在當地有合作的,一年中可能有三分一時間要在當地。如果有這些免簽證安排,可以方便香港做生意的人士,可以多些跟他們接觸,令成功的機會率會比較高。」
法律交流見效 中東律師有意來港註冊
隨團訪問的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表示,各類投資都需要法律專業服務,而香港司法獨立,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可為企業提供便利及增值,加上香港律師在考獲資格後,可於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執業,可以結合內地及國際法律的認識,協助企業走向中東,同時為海外企業做「超級增值人」、國際聯繫人。
他表示,香港目前有近1,600名註冊海外律師,暫未包括來自中東的律師。是次訪問期間,聽到當地很多律師有興趣來港註冊,亦有本港的律師事務所已到科威特發展業務,證明法律的交流向好,亦反映中東具法律商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