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出身貧寒,少年時曾在貴族家中做過奴僕,直至姨母衛子夫做了漢武帝的皇后,霍去病才躋身貴族行列,不久之後官拜侍中,雖然身份地位改變,但他仍然保持自小養成的艱苦奮鬥和節儉本色,不像那些貴族子弟般,終日無所事事或沉迷聲色犬馬。
霍去病每天都堅持鑽研兵法和練兵習武,渴望可以建功立業,為國效力。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節儉生活和刻苦學習的精神大為讚賞,認為他是國家棟樑,任命他為嫖姚校尉。
漢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分兵六路出塞,其中一路由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指揮 。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出戰,他認為兵貴神速,連夜奔襲數百里突襲匈奴營帳,並且俘虜了匈奴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其他五路出塞的漢軍都進展失利,重者全軍覆沒,輕者損兵折將而回,獨霍去病一路戰績彪炳,漢武帝隨後封他為冠軍侯。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二十歲的霍去病以將軍身份統率大軍從隴西向西北出塞。深入匈奴西部腹地,在廣闊的沙漠、草原及山區奔襲二千多里。面對霍去病「迅捷如風,剛烈如火」的攻勢,匈奴西部諸王無法扺禦,連連喪師失地。匈奴人只能唱歌感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匈奴的休屠王及渾邪王迫於形勢,各率數萬部眾向漢廷歸順。漢武帝隨後於河西走廊一帶設立武威、張掖、酒泉及敦煌四郡。
分飲美酒傳為佳話
其中,酒泉郡這一名稱正與霍去病有關。據傳漢武帝為了祝賀霍去病取勝,派人從長安遠道為霍去病送去兩罈美酒。但霍去病不肯獨飲,他認為隨他征戰沙場的士兵應該最值得慰勞,但考慮到士兵有數萬之眾,霍去病決定把兩罈美酒倒入一個清泉之中,然後令部眾一起汲取泉水,以此來分享美酒。一時間歡聲雷動,全軍上下士氣大振。而清泉所在地區後來便命名為酒泉郡了。
漢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後,有利與西域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霍去病在河西之戰立下大功,漢武帝封他為驃騎將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驃騎將軍霍去病和大將軍衛青,各領五萬騎兵北伐匈奴。衛青從定襄出塞千餘里,霍去病則出代郡深入漠北,奔襲兩千多里,沿途降服不少匈奴部族,並且俘虜匈奴王三人。霍去病一路行軍至狼居胥山,設壇拜祭,並立戰勝碑於山上,此時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經此一役,匈奴單于及主力遠走漠北,大漠以南再沒有匈奴王庭。
「何以家為」留青史
由於霍去病屢次立下戰功,漢武帝賞賜他一座豪華的府邸,但霍去病卻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堅決表達拒絕,意思是雖然匈奴暫時被擊退,但威脅尚未徹底消除,在這種情況下,不宜沉醉於個人的安逸生活。
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逝世,終年二十四歲。漢武帝十分悲傷,下令把霍去病葬在茂陵(漢武帝陵寢)旁邊,墳上封土修成祁連山的形狀,以表彰他取得祁連山的戰功。霍去病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赫赫戰功與那句「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足以令他名留青史。
●緩圓 資深中學中史科及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