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曉笛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1945年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奠定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基石。
王曉笛表示,賴清德自2024年5月上任以來,其支持率持續下滑,民調滿意度已經跌破五成,民意基礎加速流失。他提醒,賴清德政治前途已顯疲態,此種情況下可能會祭出更加極端和離譜的政治手腕,島內局勢的變化值得高度警惕。
賴清德民調大跌
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當前賴清德當局對內打擊各個在野勢力,強化島內「綠色恐怖」統治,鞏固擴大自身政權基礎,並為繼續推進「台獨」分裂進程搭橋鋪路;與此同時,繼續倚外謀「獨」、「以武拒統」,不斷發表挑釁大陸的「台獨」言論,擺出與祖國大陸全面對抗的姿態,甚至將大陸視為所謂「境外敵對勢力」,這很明顯是向「激進台獨」的路線上狂飆的冒險行為。賴清德當局的種種行徑毫無疑問是在玩火自焚,面對中國大陸堅定的統一決心和強大的綜合實力,「台獨」跳得越高,大陸就鎖得越緊,其未來走向一定是死路一條。
溫天鵬分析,近期島內相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賴清德執政支持率暴跌8.5個百分點,首次出現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的「死亡交叉」。面對即將到來由民進黨主動挑起所謂的「大罷免投票」,對綠營來說不容樂觀,但藍營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勝負就在毫釐之間。明年到來的2026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則是對賴清德當局執政至關重要的期中考,就目前狀況看,藍白在野勢力合作對抗執政黨已經基本成型,很大概率民進黨會繼續重蹈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的覆轍。
島內學者何溢誠亦表示,賴清德將80年前中華民族團結一致齊力攘外,對日抗戰成功,扭曲為「歐戰勝利」,就是想迴避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他說,台灣同胞只想過上安定繁榮的日子,沒人願意和他的「台獨」意識形態一塊陪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