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學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早前對長和集團出售港口一事作出明確表態,強調「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多名香港政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企業家絕不能為追逐短期利益而損害國家長遠發展。在現時國際形勢複雜的背景下,若企業家的商業行動涉及國家安全及利益,仍堅持繼續交易無疑是向敵人遞刀。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表示,巴拿馬運河作為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世界航運樞紐,其港口資產不單關乎股東利益,也是國家經濟安全與發展利益。在美國持續對中國「圍追堵截」的背景下,如企業家為一己私利,擬將此關鍵的海外資產出售給美國財團,這已經不屬於單純的商業交易,而無異於向美方遞交「投名狀」。他強調,中國企業家都應當以國家利益為重,絕不能讓短視的商業行為損害國家的長遠發展。
交易涉及國安 須慎之又慎
屯門區區議員葉文斌指出,現時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有國家堅決地針對以及遏制中國,任何商業行動,如涉及國家安全及利益,都必須慎之又慎地去進行,若然繼續交易如同「向敵人遞刀」,就更應避免,不能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而犧牲了國家不同行業的利益以至國家安全,「一旦鑄成錯誤,後果很可能會不可逆轉。」
深水埗區區議員劉佩玉認為,在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面前,任何人都應該以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為重,自覺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此單交易表面看似是純市場行為,但實則可能危害國家戰略安全,「個人、企業的發展應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必須守穩國家立場,企業才會受人民擁戴,這是一條根本的底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