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專欄將陸續刊登古今名聯,介紹其內容及由來,分析其格式與作法,讓讀者認識對聯的體式,並感受所選作品的情味和趣味,體味中華文化藝術的優秀面。

本期所選兩則對聯,分別寫演員和戲台。驟眼看來,兩者似乎都只是遊戲文字,惟細讀之下,卻又發現各具哲理。

看我非我 我看我 我亦非我

裝誰像誰 誰裝誰 誰就像誰

此聯寫演員要與角色融為一體。上聯的意思是作為演員,別人看我所演角色並非我本人,就連我看自己飾演的角色,那角色亦不是真的我;下聯指演員要做到演哪個角色就像哪個角色,因此不管哪個人扮演哪個角色,那個人就得像所演的那個角色。

據說,上聯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琴師徐蘭沅所出,下聯則為梅蘭芳所對。梅蘭芳十分喜愛此聯,曾將其懸掛於居室之中。

上聯重點在「非我」,寫演員在台上投入角色之中,已經沒有了「我」,就連「我」自己看到演出時的「我」,也並不是「我」了,只是角色中的那個「我」。下聯重點在於「像誰」,指演員與角色的思想感情要完全融合,才能演什麼角色就像什麼角色。

成功的演員能做到一人千面,如梅蘭芳扮演過虞姬、楊貴妃、穆桂英、林黛玉等不同角色,無論是皇宮妃嬪還是巾幗英雌,抑或是大家閨秀,他都演得逼真傳神、維妙維肖。他演出之投入,演技之登峰造極,正是「非我」及「像誰」的具體展現。

「我」與「誰」分別在上、下兩聯的分句間連續出現,句句頂真。全聯就在「我」與「非我」、「誰」與「像誰」之間迴環往復,讀起來如滾珠落盤,趣味盎然。

人生跟演戲一樣,得「裝誰像誰」。不管扮演什麼角色,都得全情投入,盡力演好每個角色。

人生如戲 或君臣 或父子 或夫婦 或朋友

仔細看來 無非生旦淨丑

戲如人生 有貴賤 有榮辱 有喜怒 有哀樂

曲折演出 不外離合悲歡

這則對聯指人的一生如同一齣戲,不管是什麼人倫關係,仔細分析下來,我們每一個人,無非就是在扮演生、旦、淨、丑等角色;而演戲又如經歷人生,劇中人物體驗富貴貧賤、榮譽屈辱、喜悅憤怒、悲哀快樂,即使演出曲折離奇,但所演的不外乎人生的悲歡離合。

上聯以戲劇比喻人生。人與人之間有着不同的關係,我們亦各有不同身份,但扮演的總離不開生、旦、淨、丑這些角色。我們在自己的人生本位中,無論是什麼身份,都是主角,或生或旦,但在整個人世間,或許就會成為他人舞台上的淨角、丑角。下聯以人生比喻戲劇,戲劇當中的角色演繹曲折離奇的劇情,這不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嗎?

戲劇是人生的縮影,隱含人生也不過是悲歡離合的循環。這正好提醒我們,要以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這樣才能活得灑脫、活得精彩。

●本文內容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