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到日本旅遊,看到當地超市裏面有一種蜂蜜酒,度數不高,大約是8%。蜂蜜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蜂蜜發酵的酒。一般而言,蜂蜜都會添加其他材料,像水果、香草等,形成風味更豐富的酒品。人類食用蜂蜜的歷史,據說已有五千多年(高凌宇:《蜜蜂文化與人類健康》),而以蜂蜜釀酒的歷史也是不遑多讓。不過,具體是哪一個年代出現,現在人言人殊,難以斷定。
宋代飲食「UP主」(網絡語言,指視頻分享者)蘇東坡,也曾經釀製蜂蜜酒。據蘇軾《蜜酒歌》序文說,當時他因「烏台詩案」而被貶黃州,生活拮据,所以日常開支也十分緊絀。其時,東坡從他的朋友「西蜀道士楊世昌」學會釀製蜂蜜酒的做法。
「茶」與「酒」是東坡兩大愛好飲料,學會釀製蜂蜜酒正好為他清貧生活中帶來一點樂趣。因此,東坡特意為了這件事,賦《蜜酒歌》一篇,歌詠這件事。
「真一水」即是蜂蜜酒
據《東坡志林》記,釀造蜂蜜酒的材料是「蜂蜜」、「真一水」。這個「真一水」,是由「米一斗」、「蒸麵二両半」 和水釀造而成,應該就是東坡自創的酒——按《東坡先生全集》的《記授真一酒法》說,東坡在白鶴新居時,有一個狀如呂洞賓的鄧道士在「三鼓」之時(即子時,半夜11時至翌日1時),攜酒而至。並且,在酒後,道人從袖出取出有關「真一法及修養九事」、書末題寫「九霞仙人李靖書」的一本書授予東坡。因此筆者推測,《東坡志林》這裏說的「真一水」就是這個「真一酒」。
為什麼不直接用蜂蜜去釀造?那是因為蜂蜜富含糖分,高糖分導致高滲透壓,而微生物在高滲透壓下難以繁殖,故此蜂蜜必須稀釋才可以使用。
需反覆調味 釀製全憑經驗
說回《東坡志林》的釀酒法。在調和好蜂蜜原料與「真一水」後,要再加入「蒸餅麵一両釀之」。等待三日之後,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味道「極辣且硬」,就要加入「一斗米炊飯」(一斗蒸飯)。如果味道「甜軟」,則再投「一斗米炊飯」及「麵和餅各半両」。再等三日,重複這個步驟即成。
《東坡志林》沒有描述釀製過程中酒液的變化,但《蜜酒歌》就有詩句說明:「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魚吐沫」就是指發酵過程中,氣體排出的過程。
《東坡志林》說,蜂蜜酒風味的好與壞,全仗於釀造者的「斟酌增損」,所以開釀這六日是十分關鍵的。而釀造者如何憑「舌尖」與「經驗」判斷酒液的「軟硬」與「甜辣」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載,東坡之子蘇邁說:東坡這次釀造過程並不成功,不單味道不好,而且「飲者輒暴下」(飲者即肚瀉),而且試釀了一次之後就沒有再釀造了。
●葉德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統籌主任、「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副總監,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