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可以這樣寫嗎? 作者供圖

連盈慧

都說「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母親節那天,看到食肆中有個看似年近花甲的兒子一飲一食殷勤侍奉他身旁的老母親,旁觀食客都無不為之動容,這樣的孝子真的不多見了。

現場同桌的,大多是中年的父母和稚齡的兒女,其中一桌看出不過是孝順的人夫給小兒女安排的母親節(可不知有沒有他留在家中的老母親),開開心心吃喝到不知什麼節日的小兄妹,正忘形在爭吃碟中最後一件點心,長大以後會不會像今日那個花甲孝子侍奉他們今日的父母,天知道了。

說孝順兒孫不見了也不盡然,晉朝自幼喪母的王祥,為了繼母因病要吃鯉魚,他脫光衣服躺臥冰河,待體溫融裂冰塊,鯉魚從缺口冒出水面後捕回家為繼母治病,這繼母對他一向不好,王祥天性純良,因懷念親母而寄情於繼母博取她歡心,故事不知是真是假,承得起人體的冰怎會那麼容易融化?

更無知的孝子還是同朝的吳猛,炎夏之夜,睡前脫光衣服上床,好等惡蚊飽吸自己的血,免使老父受苦,有想過得了瘧疾給老父添麻煩嗎?

最恐怖是漢朝的郭巨,說3歲的兒子戒奶後令母親吃不飽,打算活埋小兒好等母親多吃一碗飯,理由是兒子可以再生,母親只有一個,這樣的故事,讀了也毛骨悚然。

就認識老親友中有對愚孝兄弟,父親早喪,家境本來並不太壞,都因母親好賭而令一家人經常捱餓,兄弟倆因父親離世而同情母親,同發宏願長大後要令母親過好日子,成長後事業有成,可是母親好賭如故,連兄弟的公司也為了償還母親的賭債而倒閉。

說來還是緹縈賣身救父和木蘭代父從軍較為順情合理一點。

還有聽來鄰家一對小姐妹,母親每劏3隻大雞酬神,雞腿例必全分給3個大哥。小姐妹卻對人說她們本來就不愛吃雞腿,不想人家說母親重男輕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