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代表團在中東訪問行程過半,成果顯著。有隨團成員向香港文匯報分享對卡塔爾與科威特的市場觀察,他們一致認為,此行不僅深化香港與中東的經貿聯繫,為香港和內地企業開拓中東市場、吸引外資注入香港揭開新篇章,又形容中東機遇處處,香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至關重要。

中國建築國際助理總裁、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卡塔爾兩天行程中,代表團與當地商會、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展開廣泛交流,了解中東市場潛力,香港亦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成為中東與內地企業投資的橋樑,「此行發現(中東)機遇處處,當地政府非常認真接待我們並安排多場會議,讓我對中東市場及香港的國際定位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他特別提到,香港可通過介紹自身優勢,吸引中東企業赴港投資,以及協助內地企業進軍中東,實現雙向合作。

轉往科威特後,陳恒鑌形容「非常富有」,主權基金規模龐大,經濟以石油為主,惟旅遊業等領域仍有待開發,亦認為香港企業可憑藉自身經驗,助力科威特發展新興產業,開拓這片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場,「香港人在科威特寥寥無幾,華人比例也很低,當地八九成外地勞動人口來自菲律賓和印度,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切入的空白地帶。」

當地企業對港創科有興趣 盼來港投資

另一名隨團的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專注於推廣香港的科技實力。他透露,在卡塔爾,代表團與一家大型企業交流時,李家超介紹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機遇,他本人則分享香港在金融科技、數字資產及Web3領域上的進展。「中東人對香港的創科顯得富有濃厚興趣,尤其是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的推進,他們希望未來來港投資。」

邱達根表示,上述領域的發展不僅展示香港的創新能力,也為吸引外資提供新機遇。

抵達科威特後,邱達根將繼續推介香港的科技優勢,改變外界對香港僅以金融業為主的刻板印象。他指出,香港近年在硬科技及早期科技項目上的投入,為投資者提供多元選擇,「卡塔爾的國家投資基金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科威特(主權基金)更大至逾一萬億美元的規模,若能吸引其參與香港的科研項目,將為我們的創科生態注入強大動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科威特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