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社科聯一行在香港科技大學調研。 特約通訊員陳鴻博 攝
●關蓉暉(右)向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閻小駿贈送《遼寧美 1.2億年前的生命奇觀》。特約通訊員陳鴻博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因應遼寧省域品牌敘事研究創新成果的代表性作品《遼寧美 1.2億年前的生命奇觀》5月7日在香港面向全球首發,遼寧省社科聯在5月6日至10日在港澳期間行程密集,與港澳高等院校深度對接,特別是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學科共建、科研互鑑等領域,探索擴展遼寧與港澳社科研究合作,讓香港與澳門將成為遼寧省域品牌敘事研究創新項目成果「走出去、引進來」雙向互動的首選之地。

在香港大學,遼寧省社科聯與港大中國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閻小駿就中華文明歷史研究、省域品牌理論研究等課題進行深度對接。遼寧省社科聯主席關蓉暉介紹,遼寧擁有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正致力打造牛河梁紅山文化古國研究的學術高地。她邀請港大參與到遼寧省域品牌敘事研究中,共同挖掘「遼寧美」。

圍繞文旅新領域拓展學術交流

在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宋海岩介紹了學院的發展和學科地位,關蓉暉介紹了遼寧省域品牌敘事研究的構想和取得的成果,社科聯還組織撰寫了《遼寧文體旅融合發展藍皮書2025》,雙方期待以社科平台為載體,圍繞文旅新領域拓展遼港學術交流合作。

遼寧是科教大省,科研院所眾多、產業優勢突出,可為港澳學者提供深度觀察內地蓬勃發展與創新活力的窗口。在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署理系主任楊海濱對學術合作充滿信心,他提出以高校資源的互補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推動兩地從教師到院系合作的長效機制。在香港科技大學,遼寧省社科聯與協理副校長童彭爾及商學院、跨學科學院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的學者開展座談,關蓉暉提出希望在人工智能跨學科賦能、管理及政策研究等多領域搭建交流平台。

在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陳新表示,遼寧擁有重要的林下山參資源和優質自然環境,未來在中醫藥機制研究上空間廣闊。遼寧省社科聯希望在國際學術交流、實驗室共建以及產學研項目等多領域開展兩地合作,推廣中醫文化之美。

遼寧省社科聯此行還與產業園區、社會團體和傳媒機構等深入交流。在香港科學園和香港數碼港,遼寧省社科聯重點調研了科創賦能社科研究的最新成果,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域。香港教聯會提到,「遼寧美」的推出為香港中小學生北上祖國增添了新動力,讓遼寧將成為港生「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又一優選目的地。而與澳門博士智庫的座談交流中,雙方期待能共同開展品牌敘事研究、人工智能科技倫理等方面課題,深入探討合作交流形式,共同推動遼港澳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與大文集團簽戰略合作協議

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遼寧省社科聯一行與集團相關負責人座談。「省域品牌是一個省份經過長期發展形成的具有高度辨識度和影響力的品牌形象。下一步,遼寧將與港澳地區社科界加強聯繫,講好『遼寧美』等省域品牌故事。」關蓉暉介紹相關研究構想,與大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致力共同推動遼寧和香港社會科學界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環渤海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對於「遼寧美」來港首發,出版方遼寧科技出版社的數據顯示,新書發售當天就創下了出版社單日銷量的新紀錄。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區志堅指,這一項目對推動香港歷史文化及科技知識傳播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其中以圖像、文字等方式建構區域品牌形象的敘事研究,構成了「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項目策劃者關蓉暉表示,「遼寧美」不僅面向中國、更面向世界。下一步計劃通過合作開展社科研究項目、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國際傳播與推廣等方式,借助港澳的「超級聯繫人」角色,構建省域品牌的國際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