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在澳門與工商界座談時向港澳工商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是在當前關鍵歷史節點,對港澳工商界為國為港勇擔當、善作為作出重要提醒,增強港澳工商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更好地貢獻國家和港澳高質量發展。香港工商界日後須更堅定以國家和香港的大局為重,站在歷史正確一邊,面對霸權欺凌敢於鬥爭,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扎根香港、投資香港、發展香港,繼續發揚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共同護航「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夏寶龍主任對港澳工商界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二是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夏寶龍主任「四點希望」對工商界把企業與國家、香港融為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啟示,值得工商界認真體會、切實落實。

對霸權不抱幻想 與國家共同進退

當前關稅戰、貿易戰抬頭,美國企圖阻擋中國進步,不擇手段破壞香港由治及興,就是因為見不得中國好、香港好,處心積慮干擾中國和香港特區繁榮發展。夏寶龍主任提醒:「對霸權主義本性,絕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面對外部的打壓霸凌,放棄幻想、敢於鬥爭,是香港工商界在歷史關鍵節點的不二選擇,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只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才能經受住風雨洗禮,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工商界要更加主動地理解、對接國家戰略,只有更好理解國家戰略重點,才能在投資、發展中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尤其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工商界首先要站在國家利益角度考慮商業決策,大事面前不糊塗,關鍵時刻顯擔當,工商界要比任何時候都更要與國家保持一致行動,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與國家共同進退。

面對關稅戰衝擊,中央沉着應對,加強與歐洲、中東、美洲等全球各國的互利合作,同時推出降準降息、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增加貸款額度、優化貨幣政策、大力推動創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發展信心,有力抵禦外部壓力,降低外部不確定性風險,也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香港工商界要堅定發展信心,擔當作為,做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以真金白銀的投資為香港經濟穩健向好增添動力,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建設,積極投身創新科技發展,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開拓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將企業發展與香港發展緊密相連、共同成長。

貢獻國家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國家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成為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核心力量,香港工商界要發揮優勢、服務好國家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一是用好國家支持香港貿易融資的額度,加快貿易融資發展,這既可壯大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又可幫助企業在關稅戰下有資源開拓中東、東盟及歐洲市場。二是加快豐富人民幣投資產品,把握「去美元化資產」下國際資金對更穩定更具確定性的人民幣投資產品的渴求。三是做好中概股回歸工作,爭取更多科技企業來港上市。

目前寧德時代等世界知名科企來港上市,截至4月底有130多家上市公司準備在港上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活力四射、魅力無窮。工商界與特區政府一起齊心發展香港,共同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香港將無懼任何危機和挑戰,迎來更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