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佑工程』救助的先心病患兒約有一半來自邊遠地區,另外一半來自江蘇省內較為落後的蘇北地區。」耿直表示,除了一些困難家庭因為擔心醫療費用而沒有及時救治外,還有很多患兒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患有先心病而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孩子出現嚴重症狀後才到醫院救治,但此時已經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針對上述情況,「心佑工程」最初從蘇北地區開始,深入基層對疑似患者進行先心病篩查,並隨着醫院對口支援、江蘇省對口支援工作隊的腳步,將篩查範圍逐步擴展至新疆、青海、西藏、陝西、四川等地。
義診途中面臨高原反應等風險
十餘年來,「心佑工程」團隊成員已由最初的5人發展到100多人。他們主動犧牲自己的周末和節假日,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奔波在尋找和救治先心病患兒的路上,迄今累計行程已超過150萬公里。
在此過程中,一些成員甚至面臨高原反應和交通意外等諸多風險。例如,耿直在西藏基層醫院進行篩查時,就曾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但面對大量慕名而來的患者,他不得不插上氧氣管,打起精神進行工作。
耿直說,早期診斷、適時介入,是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關鍵。很多基層醫院醫療水平較為落後,缺乏心臟彩超等檢測設備,更缺乏有臨床經驗的醫生,因而沒有能力進行先心病篩查診斷。「心佑工程」就是希望通過大規模的體檢篩查,及早發現和救治更多的先心病患兒,給他們一次「重生」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