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而在香港,許多機構為成年人提供終身學習和訓練計劃和機會。僱員再培訓局是一個法定機構,提倡持續技能提升以投入就業市場。其課程涵蓋領域廣泛,包括家居服務、健康護理等。2024年施政報告曾提出改革僱員再培訓局,增加學額、放寬限制,讓高學歷人士也可就讀,順應「技能為本」的職業發展趨勢。
然而,對於已踏入「金齡」(五十歲或以上)的人士,實現終身學習面臨一些挑戰,較年長者大多已建立穩定的生活和職業發展步伐,沉浸在當下的成就感及滿足感中,可能沒有參與終身學習的內驅力。
此外,參與終身學習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還需要身心健康和一定耐力。終身學習除可提高職場競爭力外,也能預防大腦退化,提升心理抗逆力等,有效進行終身學習的增值策略包括建立長短期學習目標,以實現不同的短期目標以達到長期目標,減少挫敗感;運用建構主義,根據自己的認知和經驗主動發現知識,提升學習興趣;把學習融入生活,更容易理解及應用知識。
教大有兩個項目:「長壽研究集群」及「可持續發展生活實驗室」,設立目的都是幫助「金齡」人士再次裝備自己。前者建立綜合大腦儲備理論解釋認知能力下降的過程,設計針對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運動相關訓練結構推出與運動相關的訓練;後者致力推廣大腦健康,與大埔社區緊密合作,以不同方式積極地延緩當地中老年人與年齡相關的身體、認知和心理挑戰。
多學科研究助長者身心健康
筆者的研究團隊發現,視覺及聽覺聽統合輸入能加強長者學習能力;加強小腦網絡(cerebellar network)及警覺網絡(salience network)功能性連結能提升處理速度。
此外,健康與體育學系梁家文博士設計的「十八星期小組步行訓練」能有效提高長者的身體功能與健康;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周基利教授及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蔣達博士領導的「敘事治療」能對抗孤獨感、提升情緒幸福感等;心理學系何振業博士現正進行與勞動階層相關的職業發展研究,盼能建立與職業發展和職業滿意度相關的模型,為中年及以上人士提供更合適的就業資訊。
教大一直關注中老年人群的身體、大腦和情緒健康,一直以其為重要研究發展方向,具體目標涵蓋個人健康層面(如認知、孤獨感等)以及生活和職業發展,通過了解他們在終身學習上的困難及機會來建構理論框架、制定研究策略,最終設計解決方案並改善,期盼能夠協助「金齡」人士再次投入職場。
●陳智軒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利定昌心理學講座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