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兵
「子欲養而親不在!」大概很多人此生最感遺憾的是父母親都已不在了(包括筆者也有這樣的遺憾)。父母在堂時,筆者從不遠行;母親已逝世多年,但對她的思念從未停止過,心裏每年都在感恩當年亡母身體不適時,那位已「冚旗」的士司機的義舉,載着筆者與母親往醫院趕,筆者至今仍「銘感五內」。
有香港演藝人道出他個人感到最遺憾的是,由於父母要養育他們兄弟姐妹須外出工作,而他是由外公外婆養大的。某年的某天晚上他拖着疲累身軀回到家中,外婆卻不斷拉着他在說東說西,十分囉嗦……他的情緒也快崩潰,故不耐煩地表示:「有什麼話,明天再講!」可是翌日醒來,外婆已永遠地離開了。親人的逝去,他實在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才想起前一晚外婆似是在作臨終的叮嚀,但他卻錯過了。這—切都不可能重來,也是他此生最感後悔的事。「每次說起此事,心都感到好痛好痛,眼淚流不止。我是想告訴大家,遺憾是無辦法彌補的,更不可讓令人後悔的事發生!」演藝人強調公眾人物也有七情六慾,同樣有遺憾、有後悔的事,只是大家的工作性質或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就算是「飽讀詩書」的亦有「缺德之人」,教育下一代應該懂得讀書是為自己,並非要活在別人的說話裏,因為歷史遺留下來的種種原因,世界上仍有「目不識丁」的人類存在。舉例如筆者最喜愛看的書籍是中國語文和中國歷史,會考成績這兩科也有「A級」,但筆者最害怕看「鬼怪」書籍,所以被問及鬼怪之事筆者的答案是:「憑認知和理解。」演藝人認為每個人對每件事的處理或理解各異,只希望結果不要有遺憾。
演藝人續說他曾多次被問及含意大同小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跟母親比較親!?」他所認知的是母親懷胎十月,生產過程漫長且痛楚,然後是嬰兒出生後的哺乳期。也許有人說父親同樣偉大,為養妻活兒付出辛勞,應該說是各有天職和責任,由於跟母親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點點滴滴,是兒是女都會記上一輩子,也許是不少人心中重視母親節比父親節多的原因吧!總之在很多人心裏父母養育之恩比海深。而外婆的離世,使演藝人更重視「親情」,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只掛住工作,要盡量多回家陪伴父母,事關父母最渴望的是兒女的陪伴,在父母心裏不論兒女的年齡有多大,都是小孩,父母對小孩總有操不完的心,是血脈相連的印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