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六院為商業航天量身定做的液體火箭發動機。(航天六院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張仕珍 西安報道)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1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首次進行整機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標誌着中國百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記者從航天六院獲悉,隨着商業航天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商業航天正迎來「技術突破」和「規模爆發」的雙重拐點。作為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航天六院亦加速布局商業航天,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成功研製出兩款新型火箭發動機——9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和1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實現了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重大技術跨越。

技術「破圈」 一年內研製兩款新型火箭發動機

研製周期短、IPT協同設計、3D打印技術運用其中,大推力、高推重比、可重複使用……由航天六院研製的9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和1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是適應航天強國建設需求、滿足商業火箭發射需要的新型動力產品,同時亦是航天六院踐行「數字世界多輪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創新理念的生動註腳。

航天六院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現場。(航天六院供圖)

據介紹,早在2023年,航天六院便已開始發力商業航天,發布3款為商業航天量身定做的液體火箭發動機。近年來,航天六院不斷將在液體火箭發動機領域雄厚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航天發展的勝勢,加速推進可重複使用發動機技術迭代,90噸級可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應運而生——採用新型噴注器、輕質高轉速渦輪泵新技術,具備50%~105%大範圍變推、多次可重複使用的能力,在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及大運力商業火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同樣為研製可重複使用火箭提供關鍵核心動力的14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是中國目前最大推力的開式液氧甲烷發動機,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及大運力火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航天六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航天六院做好基礎前沿及顛覆性技術布局,建立「技術極限摸底、研發極速迭代、產品極致改進」的工作機制,為實現「跟跑、併跑」向「併跑、領跑」的角色轉換做好技術儲備,用性能領跑的「國之重器」,回答了新時代給予航天液體動力的發展命題和創新考題。

構建適合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體系

90噸級發動機從研製啟動到整機試車成功僅用半年,140噸級發動機從方案論證到整機試車不到7個月,航天六院這兩款發動機的研製周期堪稱「神速」。然而面對新型動力研製的重重難題,航天六院是如何實現研製目標的呢?那就是創新研製手段,實現敏捷迭代、快速研發。

據介紹,航天六院研發團隊打破傳統研製壁壘,以數字化手段高速迭代方案設計,在設計仿真全覆蓋的基礎上採用組件聯合仿真分析,以最短的時間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在製造工藝上,充分發揮3D打印技術在縮短研製周期與複雜結構製造上的優勢,主要組合件中均有3D打印工藝的零件;在試驗能力上,編制試驗數據快速分析工具群,做到試驗結束半小時內完成所有必要數據分析,極大提升了分析精度和試驗效率。

據悉,聚焦「發展航天,動力先行」的使命,航天六院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正加快以「八年九機」為代表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發工作。從圖紙會戰到數據洪流,航天六院把發動機加速研製作為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基礎前沿技術的布局和攻關,構建適合於液體動力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體系,培育發展壯大具有液體動力特色的新質生產力,讓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加速實現「雙向奔赴」。

相關閱讀:

航天六院研製新動力助推長征八號甲成功「首秀」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