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至10%,減幅遠超市場預期,刺激港股最多抽升過817點,收市仍升681點。 中新社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後,雙方宣布暫時大幅下調「對等關稅」至10%,減幅遠超市場預期。消息刺激昨日港股及A股均造好,港股盤中最多抽升過817點,收市仍升681點或3%,報23,549點,成交大增至3,224億元。分析師普遍認為,中美會談成果超預期,投資界需扭轉對中國數據的悲觀看法,未來90天雙方將進入密集對話磋商期,商談重點將圍繞如何削減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故此投資者需提防美國對華政策仍可能有反覆。●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章蘿蘭

中美貿易談判達成重要共識,消息刺激昨日港股大幅造好,收升681點,報23,549點;科指更突出,全日升5.2%。計及昨日,恒指今波已出現「8連升」,累漲1,577點或7.2%,創近1個半月高位。昨日A股亦放量上漲,滬綜指收升0.82%,深成指拉升1.72%,創業板指大漲2.63%;軍工、人形機器人、消費電子板塊勁升,全市場逾4,000隻個股飄紅。

美國對華「對等關稅」暫時削減至10%,當中蘋果概念股反應積極,高偉(1415)急升18.5%,瑞聲(2018)炒高15.4%,舜宇(2382)升14.8%,比亞迪電子(0285)升13.8%,丘鈦(1478)升13.5%,聯想(0992)亦抽升近一成。其他出口股亦造好,海信家電(0921)升10% ,海爾智家(6690)升8.3%,創科(0669)升6.7%。

五六月對美出口料大幅反彈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認為,關稅戰降溫對中美經濟都是雙贏的,並有助提升中國經濟前景。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來看,美國此輪對華關稅暫降至30%,他認為足以使兩國貿易基本恢復正常,預計在此水平下,出口商、進口商和消費者將共同承擔關稅的影響,整體業務可能恢復。宋林又預計,中國5、6月份對美出口將大幅反彈。同時,取決於談判的進展,7、8月份可能再度看到搶出口,尤其是在90天期限的末期,當然,若雙方能達成更長期協議,則另作別論。

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4月2日後互徵的「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由於這次中美談判未涉及所謂芬太尼的20%關稅,故即使美國把「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但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實際加起來是30%。同時,由於美國原先向中國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是34%,換言之,餘下的24%關稅如果中美後續談判無進展,意味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仍可能高達54%。

美對華關稅政策料仍反覆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指出,考慮到2024年美國對華關稅平均水平為11.3%,本次關稅降級後,暫停期內實際關稅水平仍高達41.3%,還會對中美貿易形成較大阻礙,預計未來3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還將處於同比負增長狀態。接下來重點是雙方展開對話,取消共計20%的所謂「芬太尼稅」。他預計90天暫停期後,美國還會保持對大部分輸美商品的10%關稅加徵。美國的最主要目標是大幅削減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這將是未來雙邊對話的重點。若不能達成此項目標,美國對華關稅政策還可能有反覆。

中美兩國官員承諾削減對等關稅,暫時消除全球市場對貿易戰的擔憂。消息公布後,美匯即時反彈,金價掉頭下跌。美股期貨升幅擴大,10年期美債孳息率升至1個月高點,油價及基礎金屬價格也紛紛走高。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關稅減幅超預期,令市場反應轉為積極,港股及美股期貨均見上漲,國債孳息率及美匯指數隨之上升,預計市場在短期內將恢復風險胃納,對聯儲局減息的壓力可能暫時減輕。

市場人士評中美大減關稅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關稅減幅超預期,令市場反應轉為積極,預計市場在短期內將恢復風險胃納,對聯儲局減息的壓力可能暫時減輕。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關稅戰降溫對中美經濟都是雙贏的,並有助提升中國經濟前景。預計中國5、6月份對美出口將大幅反彈,7、8月份可能再度看到搶出口。當然,若雙方能達成長期協議,則另作別論。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中美貿易下滑勢頭將因今次結果而有所緩和,但料未來3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還將處於同比負增長狀態。美國最主要目標是大幅削減貿易逆差,若做不到,對華關稅政策可能還有反覆。

倫敦GlobalData TS Lombard公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廖敏雄:會談結果令人鼓舞,但美國將無可避免地面臨通脹飆升,儘管嚴重程度或較輕。長遠而言,全球將更主動調整貿易格局,這些轉變將對美元及美元資產帶來深遠影響。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從中國角度看,此次會談取得成功,在面對美國高關稅威脅下,仍採取強硬立場,並且最終在未作讓步下實現了關稅的大降。不過,內地短期內再推更多財政刺激的機會將大降。

獨立諮詢機構Hutong Research創始合夥人封楚誠:今次會談結果屬「最佳情景」,更相當於美國承認了對等關稅的失敗,但更重要的是,中美終於開始為雙邊關係重設「護欄」,有助兩國重新修復雙邊關係。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今次結果令中美兩國的「貿易禁運」狀態暫告結束,這將拯救兩國大量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國的小型出口商,以及美國的進口商,對整體經濟和勞動市場具積極意義。

金奧證券首席投資官趙紅梅:一般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實質性影響是2至3周左右,6至7月可能重新出現「出口」潮,有利內地第三季的出口表現,也有助提振全年經濟增長。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結果超出預期,市場接下來需修正對中國經濟的悲觀看法,預計接下來協議分兩步走:一是下一輪會談預計達成貿易模版,並在1至2年內達成最終協議,預計最終關稅仍有10%下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