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特許金融分析師
儘管中美經貿會談有實質進展,惟市場目前對樂觀情緒或許過於草率。一場閉門會議顯然不足以解決結構性問題,投資者不應過分押注短期結果。
美國政策不可預測性高
國家一貫以誠信為本,推動公平貿易,強調合作共贏,展現理性與責任感。反觀美國總統之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其關稅策略被市場視為一場「笑話」,缺乏道德基礎與長遠目標,短期協議即便達成,亦非貿易戰結束之信號,未來之路仍長遠而艱巨。市場應保持警惕,因為美國總統之不可預測性或將進一步動搖全球貿易體系。
美國總統早前多度調高對國家進口貨品所加徵的高額關稅,國家則採取合理報復措施,將對美貨品關稅相應上調,並明確表示不會因美國無理加徵而再進一步提升。國家經濟雖因美國市場需求減少而面臨製造業活動放緩之挑戰,惟政府近年致力多元化貿易夥伴,例如巴西及俄羅斯,有效緩解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推出資金注入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展現經濟韌性與政策前瞻性。
同時,政府鼓勵企業堅守本土製造優勢,加速轉向消費主導經濟,符合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並積極推動綠色技術如新能源汽車產業,搶佔未來市場主導權。此外,國家展現文化自信,推廣傳統工藝與現代製造結合,創造獨特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國際地位。此舉不僅強化國內經濟掌控力,更為全球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
國家製造業貢獻大 美國霸凌難獲認可
中美貿易規模之增長始於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美國授予其「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推動雙邊貿易迅速擴張。美國及其他地區企業將生產轉移至國內,引發「中國衝擊」,令美國部分產業空心化,惟降低消費品價格,使中國成為全球製造中心。近年來,中美進出口總值較二十年前增長近九倍,雖受早前貿易戰影響,國家對美出口仍創紀錄。
美國自中國進口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鋰電池,對中國出口液化石油氣、石油、大豆、燃氣輪機及半導體設備。美國企業如蘋果公司委託國內企業如鴻海精密工業(富士康)製造,採用多國零件,獨立第三方分析顯示,美國進口560億美元智能手機逾70%及索尼、微軟、任天堂等公司遊戲機近90%來自內地。美國消費者因高關稅面對雨傘、電池及雪櫃價格上漲,企業需調整供應鏈。
美國總統策略旨在縮減2,950億美元貿易赤字並回流製造業,獲「鐵銹地帶」支持,惟指責國家未履行貿易協議,疫情進口激增擴大赤字。誠信乃商業基石,美國總統娛樂圈「強人」形象建於霸凌,無恥姿態難獲信任,協議效力存疑。美國民眾支持或源於此形象,惟霸凌無助可持續關係。雙方視對方為威脅,美國限制半導體出口,國家收緊礦物及稀土供應,影響美國醫療及軍事。長遠影響未明,「戰略脫鈎」呼聲雖起,雙方經濟融合使之挑戰重重,早期關稅低於20%。
具長期視野方能穩操勝券
從投資者角度看,市場對中美談判之樂觀情緒需謹慎對待,短期協議並不代表貿易戰終結,深層分歧或需數年方能緩解。投資者應避免過分聚焦談判表象,而需關注全球貿易格局之長期變動,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美國總統之政策不可預測,缺乏誠信基礎,其策略或加劇市場波動,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國家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展現穩健政策,投資者宜採取長線思維,密切留意地緣政治與經濟趨勢,切勿因短期消息而貿然重倉。鑑於中美分歧之複雜性,貿易戰或將延宕,投資者應保持靈活策略,確保資金安全與長期回報,避免因一時樂觀而誤判局勢。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