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研究部

上周,全球市場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主要受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和美國與多國貿易談判進展的雙重影響。周初,由於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外國電影加徵100%關稅,以及美國3月貿易逆差超出預期,市場受利淡衝擊,美股下跌,美債收益率走低,黃金等避險資產則走高。然而,隨着中美開啟關稅談判,以及美英達成貿易協定的消息提振,市場情緒顯著修復,美股跌幅收窄,美債利率反彈,美元指數回升,而黃金現貨價格則有所回落。

美國經濟不明朗 難啟降息

當前美國經濟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服務業的強勁擴張與貿易失衡日益加劇,形成鮮明對比。4月服務業PMI超預期擴張至51.6,顯示消費端仍具支撐力,經濟內生動能未完全衰竭;然而,關稅政策引發的「搶進口」行為推高3月貿易逆差至1,40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短期衝擊疊加長期供應鏈調整壓力,迫使企業加速本土化布局以應對不確定性。

基於此背景,美聯儲在5月FOMC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但主席鮑威爾明確指出,關稅政策可能加劇就業與通脹目標的矛盾,暗示未來政策路徑將更加謹慎,降息時機或進一步推遲。

5月8日,美國與英國宣布達成涵蓋汽車、鋼鐵、鋁等關鍵領域的部分商品關稅減免協定。表面上看,這是一項緩和貿易摩擦的舉措,但背後其實凸顯其策略性考量。市場認為該協議更像是一份「框架性文件」,旨在通過降低部分敏感領域關稅,為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爭取輿論支持,而非構建全面的經貿框架。其外推價值有限,難以成為全球貿易框架的範本,更多體現為短期緩和信號。真正牽動市場神經的是中美關稅談判。市場解讀為關係邊際改善的積極信號。

美債息美元或維持震盪格局

短期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滯後效應與關稅衝擊的傳導仍將持續影響市場走向,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或維持震盪格局。若美國6月通脹數據未超出預期,市場可能重新加大對降息周期的押注,但仍需關注鮑威爾對「政策失誤風險」的警示。從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或將更加依賴區域一體化與技術創新,以及中國穩增長政策加碼等結構性機遇或將顯現。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黃金的避險屬性、新興市場產業轉型國家的增長潛力和美債收益率波動中的交易機會。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