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率領香港與內地企業商貿代表團抵達卡塔爾多哈,正式展開卡塔爾與科威特的訪問行程。李家超表示,今次是首次由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與內地企業代表共同出訪,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展現內地與香港的企業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可提供全方位供應鏈服務。此行亦為港企開拓新機遇,吸引中東資金來港投資,同時推動本地金融、科技、工程等產業與中東對接。香港將與兩國簽署多份合作備忘錄,推進多個合作項目,涵蓋貿易、航空、科研、法律、教育等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多哈報道
特區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持下,銳意尋覓具潛力的商貿夥伴,積極走出去,交朋友、尋合作,是次出訪除了是特區政府大展拳腳「拚經濟」的又一舉措,亦是香港更積極貢獻國家發展的體現。
代表團成員除了逾30名來自香港工商界及專業界領袖,更首次有逾20名來自不同省市的內地企業家,證明香港的能力所在,亦是向世界展現自身優勢的良機。
代表團抵達多哈後,卡塔爾外交部禮賓司司長HE Ambassador Ibrahim Yousif Abdullah Fakhro和中國駐卡塔爾國特命全權大使曹小林到機場迎接。李家超表示,中東市場潛力無限,代表團在卡塔爾會與政商領袖交流,推動兩地企業共拓「一帶一路」及大灣區機遇,既為香港開拓商機,亦為國家發展增添動力,以及為世界創造共贏機遇。
盼達成多份諒解備忘錄協議
代表團其後與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Tamim bin Hamad Al Thani會面,並先後與首相兼外交大臣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和通訊與信息技術大臣Mohammed bin Ali bin Mohammed Al Mannai會面,就加強香港和卡塔爾的雙邊關係和經貿合作交流意見。李家超指出,卡塔爾和香港分別是中東和亞太的區域經濟引擎,卡塔爾亦是香港在中東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16億美元,兩地在貿易和商業合作方面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他期待此行兩地能達成多份諒解備忘錄和協議,涵蓋貿易和投資推廣、金融服務、創新科技及文化和旅遊等範疇,進一步加強兩地政府和機構的合作關係。
他表示,香港將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透過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為「一帶一路」沿線的政府和商業項目提供便利和增值;而卡塔爾提出的「2030國家願景」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一致。兩地均高度重視科技發展,視人工智能作為新經濟發展的引擎,期望能透過共同研究和交流、合資企業和跨境投資等方式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李家超早上亦到訪2005年成立的卡塔爾投資局,該局負責管理和增值卡塔爾金融資產,深入了解該主權財富基金的運作和投資策略,並探討雙方在金融和經濟的發展和合作機遇。下午,李家超出席由國際金融集團舉辦的午餐會,了解卡塔爾的銀行與金融服務業,以及資本市場的情況。
歡迎卡塔爾企在港籌集國際資金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亦朝着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方向邁進,去年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超過840億美元,其中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430億美元,佔亞洲區市場份額約45%,亦是連續七年位列區內市場之首。他歡迎卡塔爾企業利用香港廣而深的資本市場、專業的金融服務和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優勢,為其可持續基礎建設籌集國際資金。
其後,李家超率領代表團到訪卡塔爾第二大城市盧賽爾,了解當地如何結合創新科技與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李家超指香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擁有世界級的專業服務,可以支持卡塔爾投資方面的需求。他其後亦到訪卡塔爾國家博物館,了解卡塔爾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