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香港特區政府早前預估本港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上升3.1%,高於市場預期的2.1%。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首季不少外國買家因關稅戰「趕住落貨」,以致本港出口表現特別理想,預計未來幾季未必有如此超常增幅,加上外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大,全年經濟增長預測未必能輕易作大調整。但他展望今年金融市場仍然興旺,排隊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非常多,相信能吸引資金來港,或會因資本市場持續興旺令政府財政出現輕微盈餘。
陳茂波指出,美國通脹率仍然高,某程度上影響減息幅度及速度,香港在聯繫匯率下同受影響,但同時有大量資金來港的情況下,資金成本會較便宜,預期資金充裕下息口會維持一個較低位置一段時間,對資產市場有正面影響,營商者的成本壓力亦減小。隨着息口回落,股票市場亦會好轉,他指目前有多間企業輪候在香港上市,對政府經營賬目有幫助,預測本財政年度大致收支平衡,如資本市場持續興旺,甚至可能有盈餘。
他強調,雖然歐美仍是本地企業的重要市場,但政府會開拓東南亞和中東等新興市場,同時會用好內地市場,以及協助企業升級轉型以應對關稅戰。
陳茂波昨日亦發表網誌指出,他上星期到意大利米蘭出席亞洲開發銀行(亞開行)理事會第五十八屆年會,不少亞開行成員都希望能吸引更多國際投資,助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民生項目。陳茂波藉機向他們介紹香港全鏈條的金融服務,以及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如何匯聚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專業服務提供者及不同產業的企業。
亞開行成員指港可成拓內地市場據點
會議期間,陳茂波介紹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和商機。多名與會代表普遍認同,香港堅定維持自由港地位,資金、貨物、資訊自由流通、開放和友善的營商環境等優勢,對他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可成為開拓內地市場據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