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央視新聞及財經網報道,第一批裝載着被加徵145%關稅貨物的輪船正陸續抵達美國,關稅對航運業的衝擊已然顯現。位於美國西部的洛杉磯港是美國最大、最繁忙的貨櫃港口,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指出,該港航運活動已明顯趨緩,目前停靠船隻是第一批運載受今年四月徵收高額關稅影響的貨物船隻,這些船隻上來自中國貨物量下降50%以上。

此前洛杉磯港45%的貿易業務來自中國,這裏是中國貨物橫越太平洋進入美國的第一站。但在新關稅政策下,這裏明顯變得冷清,碼頭工人和貨車司機們正在面臨失業的風險。

塞羅卡強調,當前這種下降並非局限於某一地區,而是一種全球現象,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貨物都受到影響。由於美國零售商在關稅政策出台前已經囤貨,發貨量減少的負面影響將在五周至七周後持續顯現。進口下降必然會導致商品供應不足,從而令物價上漲。

洛杉磯港統計,5月原有80多艘計劃抵達的貨船,已經有17艘被取消了。卡車運輸行業將立即受到衝擊,卡車司機運輸的集裝箱減少,碼頭工人面臨輪班和就業機會減少。預計貿易放緩將波及整個經濟,導致商店貨架空空,招聘和投資暫停。

物價水平處在歷史性高位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國際海事研究院院長陳繼紅分析,美國市場的消費品供應高度依賴集裝箱海運,該措施不僅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加劇美國通脹危機,還可能衝擊年出口額超7,500億美元的美國海運貿易,損害依賴出口的產業和就業市場。

陳繼紅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關研究表明,航運成本是全球通脹的重要驅動因素,當運價翻倍時,通脹率會上升0.7個百分點。近五年來,美國的通脹危機愈演愈烈,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數據,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2020年1月的257.97點一路高攀至2024年12月的308.41點。美國國內物價水平處在歷史性高位,通脹壓力也達到近40年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