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專責小組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諸承譽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數字貨幣正深刻改變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其中,穩定幣憑藉其價值穩定性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已成為數字金融領域的主導力量。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則分別在國家政策和技術創新層面發揮輔助功能。對於國家而言,採取「三線並行」戰略,將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並在全球數字金融格局中搶佔國際主導地位。

為何比特幣難以用作日常交易?比特幣是世界首隻加密貨幣,因此有先發優勢,但比特幣的區塊鏈在設計時未有考慮到可擴展性,再加上價格波動和高能耗,因而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可是,我們可借鑒其分布式記賬技術,但同時要加強交易監管,防範資本外流和金融風險。

數字人民幣可央行間實時交易

國家於2019年展開數字人民幣(e-CNY)的試點,並逐漸擴大使用場景。數字人民幣屬「央行數字貨幣」,對應的是人民幣的現金貨幣基礎(M0)。透過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數字人民幣理論上是可以做到央行間點對點的實時交易。因此在國家層面上,數字人民幣是必要的工具。

穩定幣方便日常快速交易

穩定幣是以法幣或其他穩定資產為儲備支持的數字貨幣。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可由金融機構或企業發行,採用的多是市場上已經被實證能夠做到去中心化交易的區塊鏈技術,因此適合日常生活的快速交易。作為跨境貿易和投資結算的工具,穩定幣特別適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

穩定幣的市場規模已從去年初的1,300億美元飆升至現時的2,400億美元。根據美國財政部借貸諮詢委員會(TBAC)的報告,截至目前,穩定幣儲備資產中的1,200億美元已被投資於短期美國國債;預計三年後,穩定幣被投資於短期美國國債的需求可高達1萬億美元。現時,美元掛鈎的穩定幣(如USDT、USDC)進一步鞏固了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霸主地位,推動美元資產需求增長並穩定美國國債市場。

香港可作為國家穩定幣基地

面對穩定幣的快速崛起,國家可考慮採取「三線並行」戰略。國家可透過香港獨有的聯繫匯率制度優勢,以香港為國家穩定幣基地,鋪橋搭路,作為連接國家與全球數字資產市場的重要樞紐。我們可通過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數字人民幣及區塊鏈技術的協同發展,推動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不僅能與美元穩定幣競爭,更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構建以人民幣為核心的數字金融生態系統,搶佔未來全球金融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