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不指望一兩次談判解決問題 中方對談判的複雜性有清醒認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凱雷 北京報道)當地時間10日上午,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開始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當天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當日,人民日報刊登署名「鐘聲」的評論員文章《平等對話是解決大國間問題的正確之道》。文章指出,在瑞士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備受國際社會矚目,中國對中美經貿談判的態度清晰而堅定,談,是化解分歧的必要之舉,但指望一兩次談判解決問題並不現實,中方對談判的複雜性有清醒認知。美方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要拿出談的誠意,糾正錯誤做法,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中方始終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也有足夠耐心和定力,以及奉陪到底的底氣。
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已經開始舉行,需要強調的是這次中美在瑞士的對話,是美方主動請求,中方認真評估,基於理性負責任的考量,尤其是基於對全球期待的善意回應,才決定去與美方接觸的。中方對於美方新政府上台之後的各種政策,是有全盤考量、系統模擬和整體性準備的。具體來說,中方對於美方行為的動機,可能採取的策略,以及中方相應的回應,有着遠超美方想像的準備。中方不會被美方的措辭、信息、話語誤導,美方也應該早點放棄幻想。
沈逸指出,這輪貿易摩擦是美方的關稅亂拳導致。對於美方發起的摩擦,中方的應對是系統、全面和完備的。到目前為止,美方的舉動,無論是一開始的張牙舞爪,還是後來的混淆視聽,中方都有穩定、全面、深刻的認識。中方給出的回應是非常完整、系統、一致且穩定的:美方必須拿出誠意,糾正單方面關稅施壓的做法;沒有行動,反覆發消息,反覆接觸,甚至說一套做一套,翻雲覆雨,對中方來說,都不會產生效果。
誠意需用行動丈量
美須糾正錯誤做法
人民日報的文章指出,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這場對話被視為化解貿易摩擦的一個契機,各方期待中美通過建設性溝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確定性。中國古話講「聽其言而觀其行」,誠意需要用行動丈量。美方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要正視單邊關稅措施給自身和世界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正視國際經貿規則、公平正義和各界理性聲音,拿出談的誠意,糾正錯誤做法,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中方始終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也有足夠耐心和定力,以及奉陪到底的底氣。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
文章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嚴重衝擊中美經貿關係,嚴重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和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與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都預測,美國關稅政策將嚴重拖累全球經濟,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迅速放緩,重新推高通貨膨脹,加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也切實感受到濫施關稅帶來的痛感,美國各界人士要求政府取消非理性關稅措施的呼聲強烈。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方從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大局出發,充分考慮了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體現了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大國擔當。
談判非單方面妥協
平等對話才是正道
文章強調,中方始終認為,對話比對抗好,但談判絕非單方面妥協。平等對話是解決大國間問題的正確之道,任何國家都不會為了迎合或滿足其他國家不合理的要求而放棄自身合理的發展利益。美方也十分清楚,高額關稅不可持續,一再表示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中美坐到談判桌前開展對話,才有可能找到最大公約數。
文章指出,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是中國「打談皆從容」的信心所在。超大規模市場釋放的機遇暖流、制度型開放帶來的確定性紅利、雨林式創新生態培育的持久動能、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的強大韌性……中國抵禦風險能力顯著增強,任何外部衝擊都改變不了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的基本面,也改變不了中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穩固態勢。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自信開放的底色不變,願同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協調,共同抵制單邊保護主義和霸權霸凌行徑,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