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 澳門報道)澳門特區正積極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日參觀考察了澳門多個歷史文化景點,並深入了解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用地規劃狀況。在澳門多個旅遊景點,包括大三巴牌坊、媽閣廟等地,多位遊客及景點附近檔主、研究歷史文化藝術的澳門學生等文旅產業相關人士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澳門擁有多元吸引力,他們期待澳門舉辦更多文化歷史有關的活動,打造文化旅遊產業,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澳門市民梁先生在媽閣廟旁開了30多年的小賣部,「現在遊客常常集中在節假日來旅行,與疫情前的遊客來澳旅遊時間較為分散不同,在節假日時我會請多人手在舖頭幫忙。」
他說,除了在五一長假遊客眾多外,當地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娘媽誕」期間舉辦的媽閣水陸演戲會亦吸引遊客和市民參與。得知今年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將以澳門世界遺產申遺成功20周年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活動,他十分支持,認為澳門除了博彩業,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應該發揮這個優勢,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
澳門大學博士一年級潘同學主要研究藝術史,其學士和碩士學位都在歐洲修得,「澳門很多文物建築的本體保存得比較好,但在宣傳上還需要加強。」鑑於學術方面的研究,她希望澳門大學與歐洲的一些大學聯動合作,展示澳門與國際的歷史以及文化聯繫,如展示歷史上澳門連接歐洲的航線,分析內地、澳門、歐洲文化的聯繫。
發揮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優勢
來自廣州的大學生楊同學第一次來澳門,「當地的歷史文化和休閒放鬆活動都很吸引。」她常常在內地社交平台上看旅遊推薦景點以計劃行程,如今次她上午就先到新葡京、玫瑰聖母堂、大三巴牌坊,下午準備去氹仔,但交通還是有困擾,從口岸到市區酒店可以坐「發財車」,但從景點到酒店則找不到「發財車」,希望在景點有更多交通指引。
遊客周先生時隔30年再次到澳門,看到旅遊區街道乾淨,管理有序,他計劃參觀澳門多處與宗教有關的文物建築。
遊客的消費與文化結合愈來愈緊密,來自東北地區的遊客崔女士和丈夫習慣購買具有當地特色的冰箱貼作為旅行紀念,他們除了購買一個集合澳門當地地標的冰箱貼,還購買了一對創意骰盅冰箱貼,他們特地錯峰行,在香港旅行三天後來到澳門,之後還會去廣州,「我們對南方不熟悉,但這次計劃粵港澳一連串的行程很順暢。」
文創市集工作人員馮女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今次整個五月在商場內舉辦本地文創展銷活動,希望用文創帶動商場人流,同時讓文創產品更加市場化,「這次市集有成熟文創產品,也有受市民歡迎的本地熱門產品,也有初創的產品,希望能篩選優質文創項目長期入駐商場。」為了吸引遊客,主辦方有邀請「網紅」體驗文創活動,並在社交平台推廣,確實有效果,也吸引了本地市民參觀選購文創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