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在澄海區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參觀。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調研組在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觀。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調研組在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參觀。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港區人大代表抵汕頭展開調研 考察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等

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10日在汕頭展開專題調研行程,上午到當地的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以及健康食品及玩具等大型製造企業等考察。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訪問時表示,內地推動科研落地及升級轉型的成績驕人,建議特區政府要持續推動相關發展,香港社會各界亦應積極探討,透過以商業合約委託內地企業處理研發訂單的協作模式,將自身科研更好落地,節省成本。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引泉表示,自己在考察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時,留意到實驗室以商業合約承接坊間企業研發訂單的協作模式,成功幫助不少企業將科研落地,認為這正是粵港科研產業協作的可行路徑。

透過商業契約明確專利持有權 利合作共贏

他指出,香港科研機構擅長基礎科研等,但科研轉化受限於本地生產成本高昂,而內地企業在成果轉化方面具備產業鏈配套、土地與生產成本等優勢。因此,香港科研機構在基礎科研取得突破後,可探討多透過商業合同形式,將特定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委託內地研發和製造企業等,可大幅節省成本,而透過具法律效力的商業契約,明確專利持有權,有利合作共贏。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毅表示,內地各省市政府非常重視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等工作,成果豐碩,而此次考察行程中亦看到有內地企業由藥廠升級轉型為大型健康食品代工製造企業,並成功「出海」,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效益巨大,這些經驗證明香港特區政府應繼續積極推動科研轉化,以及升級轉型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永嘉表示,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成功與不少內地企業和大學合力將基礎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技術、商品化,切實將創新科技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及利潤,相關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與國際高度接軌,應該積極聚焦發揮自身在融資、法律、會計、市場策劃及推廣等專業服務優勢,為完成技術商品化的內地科創企業架設通向全球市場的跳板,攜手創造美好的前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英表示,自己首次到訪汕頭,原以為當地是主打旅遊、輕工業的城市,但這次看到當地各行業積極向新質生產力方向邁進,包括有專門研發新材料的實驗室,以及有傳統工業邁向自動化等,均大大增強相關產品競爭力,為經濟多元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值得香港參考。

與內地科研平台協作 產生經濟效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表示,從考察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的過程可見,內地正以有力措施培養科研人才,而不少科研企業都透過與內地科研平台協作,進行各種基礎及高端科技研究、研發成果轉化,成功產生商業及經濟效益,這正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他表示,香港已推出便利特專科技企業上市的制度,未來定要發揮自身融資平台優勢,更好為內地生物醫藥等高新科技提供資金鏈,支持他們一路壯大,而香港相關產業只要與內地攜手合作,便不需再從零到十都自己包辦,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大健康產業關乎民生福祉,是國家高度重視的發展領域,也是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攜手推動科技創新與應用的重要方向。

他認為,粵港澳三地在有關產業有很多進一步發揮優勢互補的空間,譬如香港的基礎科研資源和融資優勢等,能夠結合廣東的完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龐大優勢,以及澳門的中醫藥產業優勢等,相輔相成,並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要繼續積極爭取推動三地的大健康產業相關標準及規範進一步銜接,有利大家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