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多國領導人今次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軍事專家和國際政治專家分析,此舉打破西方宣稱的「俄羅斯孤立論」,可以透過國際社會背書的形式,增強俄方在俄烏衝突中的談判地位。《華盛頓郵報》等美媒認為,俄羅斯現時在俄烏衝突中處有利位置。正值美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日增,俄總統普京可透過今次閱兵,塑造自身為自信的全球人物。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後,美俄關係緩和,美國與盟友歐盟和烏克蘭之間分歧加劇,相信這一局面為俄外交提供了突破西方孤立與制裁契機,可以視作其外交破局的重要節點。普京今次旨在透過勝利日閱兵契機,強化俄社會的凝聚力與民眾信心。

「向西方傳遞維護核心利益決心」

中國國防政策研究會研究員、軍事專家王雲飛認為,今次閱兵的規模約為萬人,沒有盲目追求數量擴張,軍備方面以俄軍工體系優先保障的現有武器生產為主,相信今次閱兵旨在展現俄軍事實力,營造對俄更有利的國際環境,向西方傳遞明確訊號:俄羅斯在戰略博弈中有意志定力,有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

普京決定在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期間,在特別軍事行動區域停火持續72小時。張弘表示,今次臨時停火有多重目的,一來可以暫停衝突、緩解持續作戰的壓力,為後續行動預留輿論緩衝。二來可以確保慶典期間俄軍維持軍事靜默,避免西方國家以衝突升級為藉口,干擾俄方外交布局。三來可以透過停火,證明俄方追求和平的意願,施壓美國要求烏克蘭方面重啟談判。

張弘強調,中俄關係對於兩國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2015年的二戰勝利70周年,到2025年的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雙方始終以維護二戰歷史成果為紐帶,保持戰略協作定力。過去10年間,中俄在經貿合作、戰略協作及政治互信等領域形成全方位互動格局,戰略互信水平持續提升。